关闭广告

黑田时代正式落幕 日本超宽松政策时代随之结束?

第一财经资讯212人阅读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4月8日正式卸任。

7日,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任内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78岁的黑田回顾了他的十年任期,从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回忆,到对他的继任者和多年的朋友植田和男的希望。黑田表示,对没有实现2%的通胀目标表示遗憾,但称“距离实现2%稳定目标的时间现在越来越近了”。

此前,外媒就“黑田东彦是成功还是失败”对经济学家们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经济学家认为他成功了,另外44%的经济学家则认为他失败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Kenneth Rogoff)表示,黑田会被外界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央行行长,他一直都很有创新精神。在他的领导下,日本央行强行采用了各种或多或少能够提高通胀预期的方法,但直到最近,仍都没有成功。


自认激进宽松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黑田东彦之前,日本央行对抗通货紧缩的努力被广泛认为是“软弱无力”和“落后于形势”的,直到他的非常规量化宽松政策改变了这一点。

2013年3月,黑田东彦接任福井俊彦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宣布“在两年内将货币基础翻一番,实现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并亲自启动了被称之为“超常规”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

黑田东彦并非第一个试图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影响公众预期的日本央行行长。2003年~2008年担任行长的福井俊彦经常扩大量化宽松政策,以“表明日本央行战胜通货紧缩的决心”,并“对公众预期施加更大的影响”。但黑田东彦更进一步,将政策与2%的通胀目标捆绑在一起,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设定了两年的时间框架。

2015年,他用“彼得·潘的童话故事”解释说,为了抬升通胀,日本央行需要让公众相信其大规模刺激的货币魔力。“我相信你们中的许多人都熟悉彼得·潘的故事,里面说,当你怀疑自己是否能飞的那一刻,你就永远无法飞了。”他称,“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态度和信念。”在当年的另一次演讲中,他还比喻称,就像一艘试图远离地球引力的航天器一样,日本需要“巨大的速度”来结束通货紧缩。

但两年后,他未能兑现他的公开承诺。这使得日本央行于2016年进一步将量化宽松的脚踏板踩到底,推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通过无上限地购债,压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希望通过将长期利率限制在零左右并耐心地使经济通货再膨胀,最终令通胀回升。总体而言,黑田东彦任期内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安倍经济学的一部分。其战略思想是通过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改变人们的通胀预期,从而摆脱通货紧缩。

即便如此,在其任期的大部分时间内,日本通胀目标仍未达成,直到其任期最后一年左右,乌克兰危机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输入性通胀才令日本通胀攀升至2%的目标位。

不过,在7日的演讲中,黑田东彦认为他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称:“日本民众长达15年、根深蒂固的通货紧缩观念正在开始改变,那种观念使得民众预期物价和工资不会上涨,但这种看法或规范正在开始改变。因此,我认为稳定地、可持续地实现日本央行2%通胀目标的时机已经临近。”对于今年的通胀情况,他称:“通胀率可能会短暂低于2%,但不会长期低于2%。”

将货币政策正常化任务留给继任者

虽然黑田东彦确实助推日本通胀靠近2%目标位,但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遭到很多质疑。

一些分析师怀疑日本央行是否应该继续严重依赖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压低长期债券收益率的策略也被证明不是经济的灵丹妙药。日本央行委员会前成员木内登英(Takahide Kiuchi)称:“在黑田东彦时代,日本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日本央行未能改变公众预期,这引发了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许多质疑。”

最为市场诟病的还是黑田主导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和对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据外媒统计,为了实施一系列非常规货币刺激措施,日本央行总共花费了11.7万亿美元,使得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比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大了好几倍。同时,日本央行数据显示,自黑田东彦十年前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日本央行已购买了465万亿日元(约合3.55万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这显著压低长债收益率并加剧了主权债市场的扭曲。

不论外界评价如何,黑田东彦在任期内未能完成退出非传统货币政策的任务,这项任务现将落在了他的继任者植田和男身上。在讲话中,黑田东彦表示,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在不颠覆银行体系的情况下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市场分析认为,与他这十年相比,黑田东彦在最后一次记者会上已经变得不那么“鸽派”,外界预期植田和男继任后会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植田和男此前也曾表示,日本央行存在改变超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只是时间点的问题而已。

黑田东彦此次表示,在以短期利率为目标的传统货币政策下,管理通胀预期可能比在非常规政策下更困难。在非常规策略下,央行可以通过资产购买直接控制长期利率,而不是寻求通过前瞻性指导来压低长期利率。但他同时表示,日本央行必须积累专业知识,使非常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在市场人士看来,植田和男的首要任务将是改变YCC政策,遏制债市投机者。植田和男上任后的第一次日本央行政策会议将于4月27~28日举行。上月,日媒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6名受访者中有14人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今年结束YCC,其中8人投票支持在4月~6月就进行调整。外媒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41%的日本央行观察人士认为6月将采取紧缩措施,高于2月调查时的26%。

不对称顾问公司(Asymmetric Advisors)驻新加坡的策略师安瓦尔扎德(Amir Anvarzadeh)称:“当日本央行最终放弃YCC政策,取消利率上限后,一直在等待更高回报的日本国内机构更可能向日本国债发起进攻。”

在市场研究机构Vanda Research策略师皮特尔(Viraj Patel)看来,全球债券市场眼下本就正面临压力。皮特尔称,全球债市可能会经历日本央行的另一次政策调整,日本通胀上升增加了日本央行突然无序退出YCC政策的可能性。“日本央行可能即将犯下美联储12个月前犯下的‘暂时性通胀’的政策判断错误。我们押注日本央行不得不尽快推行,而不是推迟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并且,这一进程很可能在备受瞩目的4月议息会议前就发生。”他称。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全球经济顾问的卡莱德(Richard Clarida)称,市场很早就预计,在植田和男的领导下,YCC将被取消。日本的紧缩政策对全球市场来说将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不过,市场同样担心调整YCC政策的结果。过去十年,在超低利率及YCC政策下,为了获得更高收益率,日本投资者抛售日本国内债券,将价值3.4万亿美元的日本国内资金投资于海外市场。而稍后,随着日本退出YCC政策,将会使这些投资者大规模抛售海外债券,回流日本,这将冲击全球债市。

此外,虽然黑田东彦在周五的发布会上声称他推出的任何政策都没有惊吓市场的意图,但在去年12月,日本央行意外调整YCC政策,放宽10年期日债收益率的波动区间后,约71%的日本央行观察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在沟通方面存在问题,植田和男可能面临解决这一问题的压力。

植田和男预计将于10日举行就职新闻发布会,投资者将密切关注政策转变相关的任何信号。

不过,这一切都不再与黑田东彦有关了。当被问及他卸任后的计划时,他说:“我考虑做一些事情,比如在某个大学兼职教书。我已经78岁了,所以我不打算承担任何形式的全职工作。”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粮农企业"一把手"65次收受贿赂 24名下属先后被查

上观新闻 浏览 281

Meta AI大模型能识别4000多种语言,称错误率仅有OpenAI产品的一半

DeepTech深科技 浏览 395

美防长住进ICU连拜登都不知情 白宫震惊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00

韩国宣布由韩企众筹为日本罪行埋单后 日本得寸进尺

新民晚报 浏览 5796

末节7中1还犯致命错误:热巴完败约基奇没借口 内线狂输26分太惨

颜小白的篮球梦 浏览 228

曝利雅得新月将签内马尔,年薪2亿持平C罗,转会费4500万

奥拜尔 浏览 173

经济增长靠投资还是消费?不如先厘清“刺激消费”的几个误区

观察者网 浏览 147

年终盘点:2023年的时尚圈有哪些大事发生?

YOKA网 浏览 178

《变形金刚7》全片5个白人角色4个是丑角

靠谱电影君 浏览 210

女星杨紫琼登上时尚杂志封面 被赞华人之光

美剧组|人人影视 浏览 468

学会这些搭配公式,一整个冬天都时髦优雅又高级

Yuki时尚酱 浏览 158

小个子微胖女性秋季穿搭 只需掌握3个技巧

虎哥说衣不二 浏览 194

媒体:台湾"最大"海巡舰下水 蔡赖同台"撑门面"

直新闻 浏览 131

美股周二:三大股指重跌2%,特斯拉市值蒸发2300亿元,京东跌超11%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685

滚滚“热浪”来袭 一起看喷火器实喷考核现场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16

性能超ARM A76!国产第二代“香山”RISC-V开源处理器最快6月流片

快科技 浏览 403

耶伦:美国经济已实现软着陆 悲观情绪是毫无依据的

财联社 浏览 180

专案组长穿警服到矿上搞经营 落马上司都看不下去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浏览 162

保时捷有望推出MPV!1+2+3座椅配置,定价会很贵

念寒车评 浏览 154

环球:韩国政府不可能喜欢被窃听的感觉 但却束手无策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269

斯坦利:国安永远是要去争冠的队伍,期待我们也能压着打控住球

直播吧 浏览 22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