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竞速IPO的背后:智驾江湖,谁还能留在牌桌上?

汽车公社2024-06-25 16:05:052335人阅读

被传已久的Momenta赴美上市,本周终于有了阶段性进展。证监会网站显示,Momenta Global Limited(梦腾智驾环球有限公司)通过境内运营实体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获证监会收悉。

证监会的信息,坐实了此前Momenta赴美IPO的消息,不过,最终能否上市成功,还需要一定的流程。备案书通知,Momenta此次拟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敲钟目标,是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



Momenta 此次冲刺IPO,颇有些“逆风上市”的味道。

去年3月,路透社就报道Momenta考虑登陆香港或美国股市,筹集金额可至多10亿美元。今年5月,业界再传该公司紧锣密鼓准备赴美IPO,但募资目标已下滑至2亿至3亿美元。

今年5月,Momenta 再次被传出已经秘密启动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程序,只不过募资金额缩水至2亿至3亿美元。Momenta的现状,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独立智驾公司内卷求生的艰难现实。

不过,至少现阶段看,这些头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是幸运的,过程曲折,但依旧能赶上IPO,在激烈的市场环境里又多了一条出路。当自动驾驶进入量产落地的新阶段,市场格局初步形成,身处二线的方案提供商,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扎堆上市”的背后

不止一家投资机构告诉《汽车公社》与《C次元》,今年智驾赛道已吸引不了资本热钱了,大家都在转战具身智能或大模型,自动驾驶彻底遇冷了。“留在牌桌”,成了智驾赛道玩家最现实的问题。

IT桔子此前也曾统计,2023年国内自动驾驶相关融资事件为67起,和2022相比少了59起,较2021年更是少了94起。从融资规模上看,2023年投融资规模为232亿元,同比缩减80%。

这样的大环境下,已经做到细分领域头部的“独角兽”们,纷纷挤破脑袋扎堆IPO。

以Momenta为例,从2021年11月拿到C+轮5亿美元融资后,这家公司一直没有融资进账。当自我造血能力还没有实现,一级市场遇冷,上市续命,抢占时间窗口,成了唯一出路。

今年以来,不少智驾领域的头部公司排队进行IPO。最早是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商速腾参数图片)聚创港交所上市,募资金额高达10.59亿港元,成为第一季度港股募资最高的IPO公司。最近的5月27日,佑驾创新也在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启动IPO进程。



实际上,和速腾聚创一样,绝大部分公司都把目标聚焦在港股,只有Momenta、图达通(Seyond)和文远知行等少数玩家走美股路线。

毕竟,进入美股,意味着技术与数据等核心资产的跨境流通审查,以及中美关系不确定下,大洋彼岸对中国上市科技公司的监管。

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和地平线,是冲刺美股的典型。和Momenta一样,黑芝麻最新融资也是停留在2022年,此后在一级市场一直没有获得新融资,面对自动驾驶的“烧钱”巨坑,IPO是补给“弹药”的最佳选择。

在自动驾驶的大赛道上,无论是Momenta、知行科技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是文远知行这样的Robotaxi服务商,或是黑芝麻这一类芯片供应商,这一轮的IPO小浪潮,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度渴求资金。

这些企业,虽然已经做到了细分市场头部,但依旧为亏损头疼。智能驾驶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技术人才和研发投入,成本极高,创新企业普遍存在亏损难题。

地平线2021年至2023年连续亏损,总额超175亿元;佑驾创新囿于研发和销售成本,过去三年累计亏损5.64亿元;黑芝麻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累计高达近100亿元。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也曾坦言,盈亏平衡对于地平线这样的公司极为重要,但公司现阶段距离盈亏平衡还有距离。佑驾创新也在招股书中预警称,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公司还无法保证未来能够实现盈利。



二是,客户集中程度高。

知行科技此前的招股书里披露,2020年、2021年、2022年,该公司来自吉利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53.0%和96.4%,数据显示,2023年的占比也高于96%;其中,该公司为极氪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其收入占比也已经高达95%以上。

地平线招股书也显示,其业务现阶段依赖大客户,2021、2022和2023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的60%、53%及68%,而同期内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已经高达24%、16%及40%。

腰部企业生死挣扎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智驾赛道被逐渐放大。即使是走到头部的“独角兽”,上市也并不意味着上岸,那些二线智驾企业的日子,今年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特别是热火朝天的投资突然踩下油门,部分夹缝中生存的腰部公司,冻土之下,可能永远也等不到积雪融化。

现实之一,是内卷严重。

从今年北京车展可以看出,无论是昔日强调L4业务的公司,还是走L2方案的玩家,当下都不约而同地进入L2++这个细分领域。这意味着,大部分竞争者,方向相同,方案相似,且核心竞争力也日渐趋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车厂自己有L2++业务,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也有,独立的第三方智驾公司,一面承受着整车厂的价格焦虑,一面承担着高昂的成本压力,资金和研发都经历现实的拷打。



现实之二,是利益博弈。

对于独立的智驾公司,把我行业方向固然重要,但和整车厂的紧密合作、建立信任,其实是冰山下面不为人知的另一道难题。

我们能看到,无论是业界论坛,或是发布会演讲,越累越多的智驾高管把Tier 0.5挂在嘴边。不过,Tier 0.5并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它还涉及整套的系统能力,而被大部分人忽略的是,供应商与主机厂之间如何平衡利益的博弈,最终促成深度信任的合作模式。

行业内卷,主机厂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独立智驾公司拿到定点已不是新闻,因为聪明的整车厂往往抛出多个定点“橄榄枝”,最后能量产上车的,才有可能是赢家。



现实之三,是畸形的价格战。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曾呼吁,很多车企客户提出降价要求,甚至有的说“你不答应,我们就不付款”,很多是不合理的行业现象。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马库斯·海恩也表态说,站在各自的立场,他很理解客户们(车企)的竞争压力——

“但有时候,不能做过头。”

在畸形的竞争下,所有玩家不得不卷入价格旋涡,接受被整车厂“压榨”的现实。那些前几年融资充足、手里多个定点与量产的头部智驾公司,可以撑到IPO,寻找新的资金渠道,但那些现金流本就紧张、又不得不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的腰部玩家,现状并不乐观。



前段时间,不少友媒对禾多科技的现状做了深入剖析,这家公司过去半年经历的一切,可以视为二线智驾玩家现实遭遇的一个缩影。

裁撤员工、剥离业务、寻求收购,前几年融资顺利的腰部智驾公司,现阶段纷纷抢着寻找救生圈。新一轮的端到端智驾大战,资金门槛更高,研发难度越大,能留在牌桌上的玩家,恐怕也越来越少。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448 06-25

丰田效仿特斯拉,向其它电动汽车开放雷克萨斯充电站

IT之家 浏览 16412 06-25

男生眼中最好看的女生排行榜TOP1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18 10-11

女人过了40岁真的适合这些穿搭!衣服简约、配色高级,很得体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291 06-25

搭上芯片“黑马”新凯来的光伏龙头,高管集体减持,股价大跌超7%

红星资本局 浏览 8 10-20

岚图冲刺港股0融资:车型“偏科”,年销目标前9月完成48.5%

尺度商业 浏览 17 10-13

黑马频出 阿维塔再不卷就躺了

网易汽车 浏览 2344 07-09

超频三 RT620Pro TC ARGB 风冷 239 元上市,配备家族化一体顶盖

IT之家 浏览 20 10-11

春节见闻|高速充电量同比增长近七成,电车取号排队频现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6015 02-19

以色列宣布对“费城走廊”实现“完全作战控制”

新华社 浏览 2397 06-03

男子租房交万元后才发现地板是烂的 想退租要扣近6千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浏览 2499 05-09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发生火灾 原因正在调查中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544 04-29

捷途纵横G700限时售30.49万起 轮端扭矩过万

网易汽车 浏览 2 10-21

有纯电/增程 极狐全新阿尔法T5预售12.38万起

网易汽车 浏览 17 10-15

新东方及俞敏洪承诺以市价购7亿港元东方甄选股份:当前股价被低估

澎湃新闻 浏览 2541 02-02

25位大厂高管转战生成式AI创业!吸金猛,不差钱,覆盖全产业链

智东西 浏览 19115 07-03

五旬老人上综艺,有时候比年轻人更有看点。

伊周潮流 浏览 16 10-18

以色列部长回应"虐待环保少女":很自豪

CCTV国际时讯 浏览 17 10-06

陈奕迅回应患焦虑症:仍在服药看医生,但已好转大半

大象新闻 浏览 12 10-17

机酒价格普降两成 出境错峰游正当时

北京商报 浏览 16 10-13

今日热点:宫崎骏新作即将登陆内地大银幕;小罗伯特唐尼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伊周潮流 浏览 2527 04-29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