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马斯克拿万亿美元薪酬,特斯拉核心高管为何集体离职?

功夫AUTO2025-11-15 00:00:017人阅读

近日,特斯拉年度股东会通过了马斯克价值近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当然,这本质是一份为期十年的“业绩对赌”协议,薪酬全部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发放,分12批解锁,对应12个市值和运营目标。马斯克也许诺要卖出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实现1000万个FSD用户注册,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让1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



如此宏伟的蓝图,员工们的回应却是一系列核心高管集体离职。(丨)兼项目负责人离职,的项目经理离职。这两人都是效力了8年的老人,并非简单的职业经理人,却依然走得非常决绝。

在此之前,特斯拉软件副总裁离职、硬件工程副总裁离职、北美欧洲销售及制造运营高级主管离职,截至目前,特斯拉年内累计已有13名核心高管离职,覆盖硬件、软件、人力资源、销售等部门。



为何马斯克要让特斯拉市值翻5.5倍,这些人都不愿意等?特斯拉高管集体“出逃”的原因是什么?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拿得少、压力大,特斯拉高管的梦魇

马云曾经谈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核心其实就两点: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受了委屈”。用这两点形容特斯拉的高管,其实也非常恰当。



首先说钱,马斯克的高薪一直广为流传。比如2018年就提出过560亿美元薪酬方案,这次更是推出了万亿美元的股票奖励计划。虽然大家都知道全部达成目标恐怕是天方夜谭,但特斯拉只要达到2万亿美元(当前1.43万亿)目标,马斯克就能解锁一部分巨额薪资了。

但除了马斯克,特斯拉的大多数高管其实赚得没那么多。最典型的就是朱晓彤,他是特斯拉绝对的股肱之臣。最早以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身份加入特斯拉,几年时间就做出了不错的超充网络。

后面主导上海超级工厂建设,建成线下体验中心,甚至还跨洋去解决美国德州超级工厂的产能爬坡问题。



现如今的朱晓彤是特斯拉全球制造负责人,兼管亚洲市场,算是妥妥的 “全球二把手”,但他的收入与真正的创业者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更不用说Model Y、Model 3的项目经理之类的,他们的收入可能也就与传统车企同样岗位相当,但承受的压力却不是一个级别。

马斯克提出的让特斯拉市值暴增5.5倍的压力,一定会层层传导至各业务线高管,完成目标的难度极大,高管们搞不好就要被“祭旗”。



同时,特斯拉的核心车型业绩拉垮,也会让管理层压力剧增。最典型的就是Cybertruck电动皮卡,曾被寄望年产25万辆,可实际年销量不足2.5万辆,同时质量问题频发,光2024年就因油门踏板卡滞、胎压监测故障等问题召回7次,高管们岂能不提心吊胆。

趁现在特斯拉的影响力还在,果断跳槽到其他车企拿个稳定保障,似乎比在特斯拉天天吃饼更有吸引力。

(2)核心板块,爷爷不疼、姥姥不爱

特斯拉要实现8.5万亿美元的市值,完成2000万辆汽车的交付显然是最核心的指标。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一直大谈特谈Optimus、超级计算机,也提到了Robotaxi和FSD。但对最核心的Model 系列、Cybertruck这些,他一个字都没提。



似乎,特斯拉已经不关心自己的车型布局。包括今年破天荒推出的两款新车,包括廉价版Model Y和拉长的Model Y L。要是放在其他公司,告诉高层自己今年的计划是推出这两款车,相信产品经理会被当场炒鱿鱼。但在特斯拉这样一家科技公司,这种情况就发生了。

原因倒也不复杂,相比讲人形机器人、超级计算机这些,去讲自己做了某某电动化平台,拓展做了个六座SUV,实在是太“没意思”了。事实上特斯拉追求的一直都是“浅尝辄止”,这个业务有噱头,就好好做。一旦没了噱头,就放弃了。



最典型的就是4680电池,因一个干电极工艺量产问题就被卡死了。核心性能参数严重缩水,产能与成本陷入两难困境,无极耳设计等配套技术适配不足,这些问题一一显现,却没有任何解决方法,最终这个方案被边缘化。

或者说,哪怕确实不能解决,那积累点经验也好。特斯拉有从中学到啥吗?恐怕只学到了,硬桥硬马造车不适合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打造Model 3、Model Y的股肱之臣,其实已经没太大的存在感。

(3)马斯克在,还有希望?

从数据来看,如今的特斯拉处境挺糟糕的。10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仅 26006 辆,同比下滑 35.8%,创下三年来最低点。



欧洲市场上,特斯拉10月在瑞典销量暴跌89%,丹麦下滑86%,挪威下降50%。利润也是连续四季度下滑,再叠加核心人才密集离职,特斯拉似乎已经积重难返。

但就个人看来,特斯拉破局的希望依旧在,因为马斯克还在。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家企业行不行,很大程度上其实要看掌舵人,而非所谓“真正干活的人”。最典型的就是比亚迪,当年几乎被搬空,部分车企直接把招聘摊位摆到比亚迪大门口,针对性地招揽人才,直接挖走了比亚迪众多培养多年的技术骨干。



这批离开比亚迪的人才大多掌握着车型研发、核心部件生产等关键技术与经验,他们的集中离开,无疑让比亚迪部分核心业务线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危机。

但从结果来看,坚持目标的比亚迪依然推出了DM-i和e平台3.0,这说明战略定力远比一两个高管更重要。说白了,做技术、做工艺的人到处都是,只要上面有人坚定地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走。



特斯拉的问题,出在技术和产品上。比如FSD智能驾驶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在中国复杂路况下水土不服,很容易出现压公交专用道线等问题。

4680电池的干电极工艺量产失败,使得特斯拉在电池技术上的领先性丧失。当然也有Model 3、Model Y一直不更新,产品力严重落伍。

但在另外的方面,哪怕是并不领先的产品力,特斯拉依然维持住了基本盘,这说明品牌影响力还是在的。依然有很多人认可马斯克“硅谷”的定位,也依然有大批用户愿意花大价钱买配置极低的特斯拉。



这份影响力,其实就是一家企业的根本。如果马斯克能真正将心思用在造车上,以他的营销能力,特斯拉未必不能奋起直追,当然前提是做产品时不能像现在这样傲慢了。

(4)功夫拍案

特斯拉高管集体离职,其实还是“内忧外患”。本身拿的并没有那么多,承担的压力却远超同行。再加上汽车板块在特斯拉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相关工作不好开展,这些人就趁着特斯拉余威还在,果断跑路了。

但特斯拉的核心依然是马斯克,他决定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比如加强下内饰,特斯拉可能更贴近用户,却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人“祛魅”。如果继续在这条路狂奔,特斯拉就要考虑拿出更能吸引眼球的东西来。马斯克会怎样选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浙商银行前三季度经营稳健,总营收489.31亿元

证券市场周刊 浏览 45 10-31

PPE平台打造 宾利全新纯电SUV测试谍照曝光

车质网 浏览 63 10-15

这个赛季,NBA的玄学将被终结

虎嗅APP 浏览 79 10-23

李昀锐孟子义被曝恋情,却双双否认

霁月文娱阁 浏览 64 10-13

马斯克要开放技术,特斯拉FSD比华为,更适合低消费人群?

路咖汽车 浏览 2487 02-02

实弹射击 禁止驶入 山东潍坊发布警告

极目新闻 浏览 48 10-27

对话郝飞:智能座舱新物种 斑马为端芯片带来的新机遇

网易汽车 浏览 65 10-17

制作粗糙,观众齐刷退钱,成本仅800万,谢孟伟新片首映冲上第一

靠谱电影君 浏览 2448 07-03

沈建光:从国庆长假看消费前景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浏览 73 10-23

美国一军用炸药厂爆炸致16人死亡 现场一片废墟

极目新闻 浏览 59 10-13

三季报发布,中国人寿总保费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证券市场周刊 浏览 43 10-31

关于李湘为什么总披着外套?

甜柠聊史 浏览 74 10-16

曾押中马云的他,再次豪赌

创业家 浏览 71 10-21

队报:比赛中拉门斯的长传频繁且精准,推动了曼联的战术转型

懂球帝 浏览 44 11-01

豆瓣8.3,一场跨越三十年的迟到震撼审判!

幕味儿 浏览 60 10-22

对阵纳什维尔3球1助,梅西达成连续17年上演帽子戏法成就

懂球帝 浏览 55 10-19

郭富城三胎还是女儿!狗仔拍到其扁嘴照,方媛发声强调不在乎性别

萌神木木 浏览 60 10-23

欧盟官员:"特普会"是对欧盟外交地位的公开羞辱

澎湃新闻 浏览 51 10-22

看大疆做全景相机,不要只看两份报告

连线Insight 浏览 337 11-12

许绍雄离世,她说,老豆我很想你!但我不会再哭

振华观史 浏览 39 10-29

限量30台 仰望U9X将于广州车展亮相

车质网 浏览 6 11-1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