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美博士”发声感谢志愿者助其重新振作,校友会:他目前状态比较稳定)
1月7日,在美国纽约街头流浪的复旦大学留美博士孙某得到了妥善安置,孙博士本人也再次发声,感谢志愿者助其重启人生。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从志愿者和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处获悉,孙博士已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白天有人在临时住处陪伴他,校友会将根据他的精神状况进行下一步帮助计划。
7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最早关注此事的志愿者王先生处了解到,孙博士已得到妥善安置。
在美流浪博士已得到妥善安置,图为现场视频截图(图源:网友林小贝)
王先生已将此事的最新进展发布在了个人的社交账号上。在视频中,孙博士已经换上新衣并剪了短发,人看起来精神不少。孙博士表示,这些年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陷入困境,非常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他的朋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人生。王先生也配文称:“接下来志愿者将安排孙博士在美国接受治疗,同时也会为其申请合作社会福利和救助,希望其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孙先生感谢志愿者们的帮助,图为王先生发布的视频截图
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联络人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孙博士目前状态比较稳定,他们还在商讨后续计划,目前白天有校友去陪伴他,他们需要做一个长远计划,孙博士本人的精神状态是一个考量。
延伸阅读
16年前,同学眼中的他,是绝顶聪明的"学霸",老师口中的他,就是"神话";他被复旦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录取,获得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深造,硕士、博士毕业后,再留校读博士后;获得美国绿卡,曾就职华尔街,月薪超过10万美元.......
16年后,他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衣服凌乱,被人发现在美国纽约街头流浪。
"流浪博士"孙先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同学老师眼中的他:绝顶聪明的"学霸"、"神话"
从孙先生不同时期的同学、老师的回忆中,可以了解到,他一直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是"别人家的小孩",是绝顶聪明的"学霸",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同学们的骄傲......
1969年,"流浪博士"孙先生出生在江苏美丽的小城江阴,中学就读于南菁中学。
张平(化名)和孙先生小学同班、初中同校。在他的记忆中,孙先生在小学担任大队长。他可以和大家玩到一起,在家学习时则是"高度自觉、认真的"。
曾经在小学和初中与孙某某同班的刘先生表示,孙先生在以前性格比较开朗,爱好体育,而那个时候他学习就特别好,是学校老师口中流传了十多年的一个"神话"。"被称为学校传奇人物,很多老师都会经常念叨起他。"和孙先生曾在同一所初中就读的翟先生这样说。
图为孙先生高中时期照片
魏明是孙先生的高中同学,也是长泾镇同乡。在1984年的夏天,他们一起考进江阴市最好的高中——南菁高级中学。只做了一年同窗,第二年,孙先生就被复旦少年班录取,离开了南菁高中。
孙先生的成绩实在耀眼。魏明记得,在一次期中考试,孙先生"6门课能考4门满分"。"他智商极高,各科都很平衡,不只是在物理上很有天赋。"魏明的记忆里,孙先生不太爱说话,但眼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魏明记得,整个年级考入复旦少年班的只有两人,全在他们班,孙先生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少年班选拔极其严格,魏明当时甚至没有参加考试的机会。"他太聪明了,当时有很多聪明的同学,但和他比,都自愧不如。"
南菁中学负责校友活动的老师也说,在学校档案室里看到了孙先生一个学期的成绩,"很厉害",还有班主任写的评语。他说,孙先生在南菁只读了一个学期,任学习委员,和他一起考上复旦少年班的同学是当时的班长。
孙先生在复旦少年班的同学张先生回忆,在复旦少年班的同窗岁月里,二人都是"小朋友,有点害羞",少有交流。再次通过视频看见孙先生,他说话时眼里依旧炯炯有神,十分专注。"他当年是拿到李政道奖学金去美国,这在1988、1989年是非常不容易的。那时候中国一穷二白,中美差距几乎是一百倍,我们同学去美国时,身上只有几美金。"
校友们曾经查阅过孙先生在美国期间发表的全英文论文,共计20篇,发布时间从1992年至1997年不等。"可以说是著作等身。"张先生说。
图为孙先生在美国期间发布的论文列表截图
工作后的他:获得绿卡、就职华尔街月薪10万美元
孙先生表示,他在做研究员时,攻读了计算机专业,并在华尔街做了两年程序员,月薪超过10万美元。
孙先生还获得了绿卡,后来成为美国公民。
孙先生在视频中曾介绍自己英文名为Eason,到美国已30余年,16年间只回中国1次。"我在美国错失了很多机会,因此我现在的生活依然很艰辛,原因是我太不现实了"。
有过北美高等院校计算机方向博士后经历的受访者表示,在1990年代,如果孙先生在美从事的是计算机方向博士后研究,应该收入可观,且"在华尔街那个年代做IT,工资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从事的是物理方向的博士后研究,薪酬较计算机方向会低一些。
图为网友拍摄的视频截图,孙先生目前还患有抑郁症
流浪后的他:患抑郁症、16年居无定所
孙先生在视频中提到,上世纪90年代,他在纽约遇到一名中国女子,还带着一个女儿,这名女子对他很好,慢慢地产生了感情,然后他们结婚了。没想到,这名女子通过结婚拿到美国绿卡后,就和他离婚了。
离婚后,孙先生受到沉重的打击,工作、生活都无法正常进行,人际关系也出了问题。
孙先生说,自己在2007年时"从唐人街到达布碌仑,16年来一直居无定所,流浪漂泊",靠乞讨和捡别人丢弃的食物活着。
至于得忧郁症的原因,孙先生表示,是因为当时工作不稳定,生活也没有着落。"后来经济就不是很好了……付不起房租。""我开始出现幻听,分不清现实和虚构。慢慢就偏离了正常的生活,开始流浪。"
流浪后,最早,孙先生会到教会领取一些钱财和食物,能睡在廉价的网吧,10元包夜。现在晚上都没有地方睡觉,尤其是冬天更难。孙先生介绍,他一般早上买了早餐会去公园休息,每周会去该街区附近的59街领人们留下的衣服和被子,天气过冷就会到地铁站里过夜,有的地铁站还有暖气和凳子。
拍摄者曾问为何不去政府开设的救济站与收容所,孙先生表示,曾有纽约当地警察想让他去,但他认为离现在的地方太远,所以没有选择前往,每天会有好心人给他带来吃的。
博主王探长经朋友介绍见到孙先生时,他头发花白,略有些凌乱,牙齿松动脱落,难以咀嚼,只能吞咽食物。当王探长提出想要帮助他,找个收容所,或是找份工作,他重复了三四次:"让我休息休息,我能找到工作。"
想回国的他:有校友志愿者陪护,后续计划在商量中
16年来,孙先生在繁华的纽约曼哈顿唐人街流浪,食不果腹。如今,他也萌生了想国家的念头......
1月4日,江阴市当地救助机构发布的视频中表示,多年前,孙先生便有归国意愿,囿于美国对华裔人才的限制一直没能成行。
孙先生表示,近期他萌生了想求助同学的想法。
4日白天,有校友前去探望,孙先生与对方聊了聊家常。对于现在的生活状况,他认为不是很好,"很艰苦。以前还能坚持过去,现在冬天非常艰苦。"
孙先生表示,他想回国,但之前没和家人提过回国的事。如果回国,需要和家人取得联系,或许会去他们住所住一段时间。教会或许愿意给他一笔几千元的资金作为路费。
江阴市民求助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孙先生在国内还有一个亲弟弟,也毕业于复旦大学,其母亲已经80多岁了,患有脑溢血,"考虑到老人家的身体健康,对此事件她并不知情,希望外界不要打扰他的家人。"
孙先生的弟弟在南京中学教书,他在班级群里得知自己哥哥的近况。他在群里说,感谢大家对他的家人的关心。由于母亲的健康原因,他没有告诉母亲关于他哥哥的事情。这件事他暂时保密,担心母亲无法接受。
此外,就孙某与老家亲人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有网友称孙某对家人有怨恨,相关的猜测也不少。对此,一位了解情况的孙某亲朋就表示,现在家里亲戚朋友正在了解和处理这个事,有些焦头烂额,网络上充斥着猜测和"不实信息",但目前他也不便透露,具体怎么做还在商量中,希望不要给予其家人太多压力。
孙先生一名江阴同乡人士表示,已有好友到其老家探望家人。这名好友在美国的家人也已前去探望孙先生,目前他仍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流浪,有多人前去探望,三餐问题已得到解决。因为流浪多年,孙先生身上没有任何证件,目前,他回国的意愿,家人也已得知这一想法。
张先生(化姓)是孙先生在复旦少年班的同学,他说,在看到孙先生的视频后,校友们已经建立了一个群聊,包括孙先生的老乡、在不同时期的同学、在美国的朋友等。5日下午,张先生表示,现在对于孙先生已经形成全套救助方案,"不管是经济支持,人力支持,还是法律、医学,所有都到位了。"
1月6日,复旦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相关负责人表示,纽约当地的校友志愿者已经见到孙先生,现在有定期志愿者校友陪护他,后续计划他们还在商量中。因孙先生可能不是中国公民,他们还有其他的细节需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