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一艘船多付620万美元 美方尝到中方反制滋味后改限令

梁讯2025-10-13 12:00:020人阅读

中国自过去二十年以来,造船业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去年中国造船业的完工量达到55.7%,这意味着全球交付的船只中,超过一半是中国制造的。

相对来说,美国建造一艘普通的油轮,成本就是中国的两倍,并且工期还更长。

眼看比不过中方。特朗普开始动起歪心思,他在今年刚上台不久对中方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想要遏制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而中方毫不退让,对美发出反制。在尝到反制滋味后,美方赶紧改了对华限制令,这是不打算对抗到底了?


船舶停靠港口

中国船造得快又便宜,美国却想靠“收费”逆转局势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造船的主力工厂。

2024年,中国造船厂承接了全球将近一半的新船订单,无论是装车的滚装船,还是运液化天然气的大型运输船,中国都能造得又快又省钱。

反观美国,造一艘同类型的船成本是中国的三倍,工期动辄拖上一年多。这种条件下,订单怎么可能多?

数据不骗人。去年中国建造了1000多艘商船,而美国造船厂建造的还不到10艘。


国内首制16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交付

面对中美造船如此大的差距,美国政府没在提升自身造船能力上下功夫,而是选择了其他途径。

特朗普政府以“保护本国造船业”为由,宣布对中国建造、拥有或运营的船只加收港口服务费。

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一个普通货轮,每次靠岸可能要多付上百万美元。对航运公司来说,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原本中国船舶靠岸美国港口的费用大约在6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新规一出,费用直接翻倍甚至更高。

一艘装载5000个标准集装箱的货轮,按美方新规算法,需缴纳60万美元以上的费用,而平时也就15万到20万美元。

美国出台的政策,就是为了用“惩罚性收费”逼航运公司远离中国船厂。


中方反制,精准打击美国船队利益链条

美国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相关原则,对中美之间海运交易造成严重破坏。在美方还没实施政策前,中方就提前发起了反制。

据交通运输部宣布,从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与美国有关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

中方对于这项费用的设计也非常讲究。




中国的造船厂

起征点是每吨400元人民币,大约56美元,未来几年内逐步递增,到2028年将达到每吨1120元。以一艘10万吨级油轮为例,靠港一次就得支付620万美元。

更关键的是,这项政策的适用范围远不仅限于美国国籍的船只。

中方明确指出,凡是由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或运营的船舶,包括持有25%及以上股份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和在美国建造的船舶,都需由港口所在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收取特别港务费。

这次美国换壳也没用。中方等于是把通过境外注册避税、避规制的美资船队也装进了政策框架中。


停靠港口的货船

中方这一招,直接打到了美国航运金融链条的痛点。并且中方采取的一些措施,完全是正当防卫。

美方政策遇阻,连忙改了对华限制令

美国国内对此并非铁板一块,政策一出,反对声音迅速集结。

首先是汽车行业,原因很简单:全球一半的汽车运输船订单都在中国造船厂。

一旦这类船舶被征收高额港口费用,进口车的运输成本上涨,最终就会传导到终端消费者头上。


准备靠港的集装箱货轮

更严重的是能源领域。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高度依赖海运运输,而LNG运输船大多由中国和韩国建造。

如果这类船也被征收高额费用,美国能源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

在中方提出的新规定没多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被迫调整政策。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在下周中国相关船舶的港口费用生效前,将调整针对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和液化天然气船的部分海事费用。


美国已赶不上中国造船速度

美方更改之后,原本计划对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每吨150美元,最终改为每吨46美元。对长期租赁的LNG运输船,也不再收取额外费用。

对美国来说,这样的整改是在迫不得已之下进行的。

执行混乱、船东迷茫,美国政策陷入“操作黑洞”

除了产业反弹,美国这项港口政策在执行层面也漏洞百出。

美国航运金融论坛“Marine Money Asia”上,多位业界代表直言,美国至今未明确港口费用的具体征收标准和执行流程,让人感到“一头雾水”。




美国船舶制造面临着衰败

包括哪些船只要交费、如何交、是否有豁免条件等关键问题,都没有清晰的答案。

美国官方早前承诺提供“常见问题解答”,但在政策临近实施时依旧未能兑现。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部分船东干脆绕开美国港口,转向其他国家中转或卸货。

反观中方的政策,从条款到实施细节都非常清晰。

收费对象、具体标准、缴费时间节点、豁免条件都一一列明,执行力度强,市场预期明确。

相比之下,美国的“操作黑洞”让政策效果打了折扣。


中国制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也在崛起

市场没有转向,美国想“收费打垮中国制造”的算盘落空

在今年前8个月,中国造船厂接下全球53%的新船订单,和2023年持平。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等全球航运巨头仍在中国下单造船。

马士基甚至公开表示:不会因为美国港口费用而放弃中国船厂。

对于航运公司来说,核心考量是建造成本、交付周期和技术能力。而这些,恰恰是中国造船业的优势。


目前,中国可以在18个月内建成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而美国平均交付周期超过三年。谁还会放弃这样一个高效的造船基地?

即使港口费用增加,只要利润空间允许,企业依然会选择中国。国际市场已经用订单投票,说明美国想靠“政策干预”改变市场选择,已经行不通了。

靠收费改变不了实际竞争力,中美造船之争已见胜负端倪

美国政策之所以会转变,就是认怂了,美国的野心与实力根本不成正比。

若美国真想重振本土造船业,单靠加税远不如加大技术投资。试图通过港口收费来改变产业格局,显然是短视的。


从目前结果看,中国不仅守住了市场份额,还向全球展示了产业链的韧性与政策的执行力。

“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不能只是去遏制别国发展,没有实际作为,而中方靠几十年的努力,不断发展自身技术,完全有信心和美国硬刚到底。

港口政策预示了一个趋势,中国制造仍是全球航运的核心力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马斯克那年想借OpenAI救特斯拉 最终靠上海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6233 04-29

以军称继续在加沙地带多地展开军事行动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400 06-03

女子笔面试第一拟被判无效 福建闽侯:成立联合调查组

奔流新闻 浏览 2414 07-09

靠老婆出圈,成名后过河拆桥,这4位实在绝情!

丹妮观 浏览 0 10-13

港股东方甄选大涨,新东方及俞敏洪承诺购买7亿港元股份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5912 02-02

今日热点:王菲问王一博这么晚还不到;黄仁俊被要求道歉......

伊周潮流 浏览 2425 06-25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 极狐阿尔法S5官图发布

网易汽车 浏览 2495 04-25

青甘大环线有老外开敞篷老爷车行驶 有1955款劳斯莱斯

极目新闻 浏览 15 10-09

以军批准对黎巴嫩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

新华社 浏览 2400 06-25

双电机长续航/高性能 极星3正式开启全球首批用户交付

网易汽车 浏览 2348 07-03

父亲被熟人杀害后母亲出走17年 20岁儿子控告母亲遗弃

红星新闻 浏览 2404 07-03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9月30日推广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浏览 0 10-12

海外子公司被荷兰冻结 闻泰科技:坚决反对

财联社 浏览 7 10-13

适合女生长期不换的微信头像!

Yuki女人故事 浏览 2505 02-19

2024开运怎么穿?6个颜色任选一个迎好运!

日系志Yumi 浏览 2631 01-08

澳新加发联合声明要求加沙地带停火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2548 02-19

05后星二代“四大顶流”,为什么是她们?

仙女事件簿 浏览 1 10-11

商务部透露:我国汽车以旧换新提交补贴申请近2万份

智车情报局 浏览 2416 06-03

汪小菲晒儿子正面照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浏览 1 10-13

今年秋天一定要拥有的10件单品,时髦又高级!

LinkFashion 浏览 0 10-07

昊铂全系车型免费充电权益发布 覆盖全国90%充电桩

网易汽车 浏览 2682 01-08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