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致词时表示,将来国民党将有三大原则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国民党18日完成党主席改选,由前民代郑丽文胜出。郑丽文致词时表示,将来国民党将有三大原则,绝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绝不让台湾沦为地缘政治牺牲品、国民党要做和平缔造者。郝龙斌则表示,希望大家放下选举期间的纷纷扰扰,一起团结、支持新任的党主席。
郑丽文致词时感谢其他国民党主席参选人,让她学到许多,并谈到台民意机构国民党团书记长罗智强,将来党团与党中央一定并肩作战,合作无间;她也感谢现任主席朱立伦“这四年来辛苦了”,一路扛起重任,朱也勉励她,“真正的辛苦活才要开始”;民众党主席黄国昌也第一时间致电恭贺,郑表示会以最大善意团结在野,拨乱反正。
郑丽文以女性身份担任国民党主席,她提到,“安”字下面是个“女”字,代表女性是家族不可或缺一分子。郑也提出三大原则:第一,绝不让台湾成为“麻烦制造者”;第二,绝不让台湾沦为地缘政治牺牲品;第三,国民党要担起责任为区域和平做和平缔造者,让台海安全、社会安定。她也喊话民进党,不要再仇恨撕裂,回归良性竞争,不要再打“仇中反中”牌,只为操纵选举跟内部政治斗争,不要为个人私利政治,计算出卖台湾人民福祉。
郝龙斌则表示,尊重全体党员的决定,希望大家放下选举期间的纷纷扰扰,一起团结、支持新任的党主席;蔡志弘建议新任党主席展现礼贤下士的气度,逐一拜访每一位候选人;罗智强强调,郑丽文一定可以把国民党带得更团结,更有战斗力,帮助国民党重返执政。
对于外界质疑郑丽文将来恐“令不出党中央”,郑丽文表示,选举过程中难免有非理性揣测、言语交锋,选举结束后就翻篇了,不需要过度解读。至于竞选期间遭到“抹红”,郑丽文反批,遇到选举就只会贴标签,是选民厌烦不想看到的,无助台湾进步;她愿意用最大诚意促进两岸和平,这不仅是两岸人民的期待,更是区域、甚至人类和平最重要的任务跟工作,台海绝不能有军事冲突,不要轻易地贴标签、政治斗争。
延伸阅读:
(原标题:台湾主流民意彰显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是历史必然)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10月18日晚揭晓。郑丽文高票当选。在此前的中国国民党主席竞选辩论阶段,各位参选人均明确表示“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郑丽文更是指出,台湾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重新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对话。这一立场不仅符合两岸发展的方向,更契合台湾主流民意的鲜明诉求。坚守中国身份认同,是台湾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活动走正道、行大道的最好保证。
郑丽文高票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资料图/台媒)
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鲜明反差、台湾主流民意背道而驰的是,赖清德上任以来的所作所为。3月13日,赖清德公然将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并抛出所谓“国安17条”,将两岸局势推向战争边缘。面对美国施加的“对等关税”压力,赖清德毫无骨气,一跪再跪,甘愿损害民众利益沦为外部势力的马前卒。花莲堰塞湖洪灾中,赖清德当局应对迟缓、救援不力,导致无数台湾乡亲在灾害中承受财产损失与生活困境。而赖清德却仍在忙着政治秀,对广大民众的迫切需求视而不见。赖清德当局的各种倒行逆施,让台湾民众逐渐清醒——赖清德及民进党所谓的“守护台湾”,不过是谋取政治私利的幌子,其无德、无能、自私及邪恶表现,早已与台湾民众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愿望背道而驰。
这次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再次照见了台湾主流民意的真实样态。郑丽文在竞选中明确主张“要和平、要发展”“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支持一个中国”,这些立场契合了台湾同胞的核心诉求,也让她赢得了更多中国国民党党员的支持。事实上,“要和平不要战争”早已成为台湾社会不分党派、不分色彩的共识。无论是哪个政党、哪个政客坚持“抗中谋独”的错误路线,本质上就是将台湾推向战争,就必然会被台湾主流民意所抛弃。对台湾2300万民众而言,“要和平不要战争、要过上好日子”才是岛内“最大公约数”。
台湾主流民意彰显两岸同胞相向而行是历史的必然。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拥有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基因,两岸同胞紧密联结才是应然、自然的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近期,九三阅兵、《吾爱吾国》《没出息》《沉默的荣耀》等在两岸的火爆,充分表明台湾社会“要交流、不要‘台独’、反对抗中”的声音日益强烈,两岸同胞正在“想到一起、聊在一起、走到一起”。
图为《沉默的荣耀》的剧照
事实是,“主流民意”在岛内已然成为热词。北平锋在7月26日发表的文章《赖清德“抗中谋独”路线被台湾主流民意全面否定》中提出“主流民意”概念,又在近期通过《台湾的“主流民意”究竟是什么?》《台湾人的家国情怀和中国认同正在复苏》等文章不断追根和深挖,这一篇篇文章所表达的理念、发出的呼吁、传递的心愿,都是对台湾主流民意的呈现,都是对两岸关系“变与不变”的把握,都意在让人们看到台湾同胞的中国认同正逐渐苏醒。
就在今天,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生前始终以赤诚之心牵挂祖国发展,以远见卓识推动中外科技交流,用一生践行着对家国的热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句他曾深情提及的期许,此刻也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两岸一家亲,走向统一、携手复兴,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对先辈家国情怀的最好传承。有这样的主流民意,在这样的主流民意的推动下,两岸同胞定能跨越分歧,团结向前,共赴“同途”,以更多更好的实践努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景早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