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女子用"AI流浪汉"照片整蛊丈夫引来警察 网友表示不解

央视网2025-10-23 00:00:0111人阅读

(原标题:用“AI流浪汉”玩“整蛊游戏”?不好玩也不要玩)

“家里进陌生人了!”

当家人发来这句带着恐慌的消息,再附上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正走入家中卧室的照片,你会不会瞬间心跳加速?

可最近,有不少人玩起了这种惊悚的“整蛊游戏”!


女子还把相关整蛊视频发到网上

女子整蛊丈夫

警察出警后发现是虚惊一场

“不好了,我家里进了陌生流浪汉!”

10月17日晚,安徽铜陵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市民张先生的紧急报警,称自己妻子李女士带两个小孩在家,家中闯入不明身份人员,而自己正在外地,无法第一时间赶回。接警后,铜陵市公安局义安分局五松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往现场。

当民警敲开门后,李女士却一脸歉意。

原来,李女士当晚用AI工具生成了“流浪汉卧坐餐厅”图片,发给在外喝酒的张先生,想测试其反应,没想张先生信以为真,当即报警。

李女士发送给丈夫的“流浪汉”闯入家中的照片(系AI生成)

李女士通过某AI软件生成“流浪汉”闯入家中图片的记录

民警现场核实情况后,确认是虚惊一场,对李女士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提醒:“AI技术生成的内容虽逼真,但以此制造恐慌并引发警方出警,已属于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李女士深刻认识到错误,并在朋友圈写下了保证书。

李女士的朋友圈截图

事件公开后,不少人说妻子“不懂事”,怪丈夫“太冲动”。可仔细想想,妻子或许不是故意要浪费公共资源,只是没有想到AI造的假能这么逼真;丈夫也并非太冲动,只是看到家人可能有危险,第一反应都是保护家人的安全。

这起事件中,我们真正该关注的不是这对夫妻的“玩笑”和“失误”,而是当下的AI已经“真假难辨”。其中,特别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在滥用这一新技术,破坏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信赖。而这类玩笑中,AI的工具属性从“服务人”变成了“戏弄人”。此举一旦引发模仿效应,无疑将带来更多的AI滥用问题。

“AI整蛊”成流行游戏?

据了解,近期多地出现类似AI整蛊的闹剧,有的引发整栋楼逐层排查,有的导致亲属紧急奔袭。对此,民警表示,这些高度逼真的图像往往能瞬间击溃家人的心理防线,而这个看似无害的玩笑,本质是利用AI技术造谣传谣,更是对公序良俗的严重挑衅。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此类行为若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触犯法律红线,面临拘留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图为网友发文截图

律师周兆成认为,从法律层面看,并不是仅本人打电话才算报假警,明知家人可能会误判报警,还故意制作AI图片、视频,属于“间接故意”,可能算共犯。此前,某地曾有人利用AI制作假寻人启事,说女儿被拐,家人信了报警,最后被行政拘留。

周兆成表示,因这一行为报警,占用的不仅是警力,还可能是别人的救命机会。如果被警方认定是报假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面临5天至10天拘留的处罚,同时需缴纳500元罚款。如果视频被转发从而引发社会恐慌,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编造虚假信息罪”,最高能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用流浪汉整蛊家人的做法,不少网友表示不解,狼来了的故事有人到现在还没学会。还有网友提醒:以玩梗的名义做“情感测试”,是一种关系的消耗。

别让AI毁了信任

“信任”看似抽象,但实则是社会运转的“隐形骨架”。爸妈说“天冷加衣”,我们不会怀疑;伴侣说“家里没事”,我们能安心工作。这份信任,是维系家庭情感联结的纽带。气象预警、官方通报、公共服务信息……这些消息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响应、快速执行,也源自于公众对权威发布的信任。

但近些年,由于极低的成本,AI在一些领域、场景中被滥用,这种信任正面临被侵蚀的隐患:“日喀则地震被压男孩”的假图曾经刷屏互联网,“上海30万居民撤离”的谣言不断扩散引发恐慌......

“这是不是 AI 做的假?”一旦成为人们面对各种信息的第一反应,家庭关系、社会协作等,都将被“真假”的质疑所羁绊,在一次次验证中,社会运行的成本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减少了。

更棘手的是,一些平台的流量机制放大了这种造假危害。在部分平台,往往点击量越高、争议性越强的内容,越容易传播,收益也越高。

尤其在AI生成内容“示伪标识”尚未全面普及的背景下,人们面对触目惊心的画面或紧急信息时,往往会被情绪主导,极少有人能先冷静验证“内容是否带有AI水印”,这让虚假信息有了更多传播空间。

应对AI带来的信任危机,不能只依赖于监督执法的“事后追责”,要把功课做在前面。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已明确的“示伪水印”要求,这一规定需尽快落地执行,让用户能一眼识别内容是否为AI生成;同时,平台要履行好“守门人”的责任,从源头压缩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

尽管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对“编造虚假信息”作出规定,但在实操层面仍然面临取证难、定性难的问题。AI使用标准应当进一步明晰——比如要求AI 工具提供者严格执行“实名登记”与“用途审核”,若明知用户用于造假仍提供服务,需承担连带责任;要求平台对传播量达到一定数量级的AI谣言“快速追责”,让制度真正“长出牙齿”“落到实处”。

公众在面对“热点事件”的时候,有必要多观察细节、谨慎核实求证,在不确定真实性时不盲目扩散,避免成为谣言“帮凶”。这也是AI时代的“媒介素养”。

来 源丨央视网综合安徽警方、中国青年报、安徽商报、大皖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水花兄弟纪录薄一览:包揽多项常规赛+季后赛三分历史纪录!

直播吧 浏览 2415 07-03

基德:小琼斯喜欢赢球 找不到比他更好的角色球员

直播吧 浏览 2569 01-08

六王赛:辛纳2-0阿卡夺两连冠获600万 德约0-1后退赛无缘季军

醉卧浮生 浏览 25 10-19

女子旅游途中接到物业电话:你家发大水 把楼都淹了

鲁中晨报 浏览 27 10-13

离婚7个月,霸总杨子又给内娱上了一课

老吴教育课堂 浏览 39 10-12

传祺向往M8宗师上市 补贴价24.99万元起

网易汽车 浏览 26 10-17

《余生有涯》:就算原生家庭烂,也别劝我投降

澎湃新闻 浏览 25 10-18

技能养宠人,好麻烦,好费钱!

时尚COSMO 浏览 23 10-18

普京:遗憾未能更早对乌克兰展开行动

参考消息 浏览 2592 02-19

新款享界S9纯电版曝光 尾部细节调整

网易汽车 浏览 28 10-11

杨幂论文公开遭审判,被质疑使用AI,达不到发刊标准?

萌神木木 浏览 2423 06-25

指导价18.96万元 奕派eπ007 540纯电四驱Pro版上市

网易汽车 浏览 2423 07-03

国庆长假,基层的你休了几天?

识局 浏览 29 10-11

特纳评价欧文:他太出色了,一些比赛中他表现得像科比

懂球帝 浏览 2424 06-03

全球首次!万元相机置换OPPO Find X9 Pro:OPPO最高补贴1400元

快科技 浏览 67 10-17

消息称LPDDR5X内存价格持续飙升,涨幅可抵2亿像素潜望镜

IT之家 浏览 47 10-24

ESPN:德容已与巴萨就续约达成协议,他的薪水将降低

懂球帝 浏览 23 10-15

夏天必做的10件小事,温暖又治愈

LinkFashion 浏览 2455 06-25

《默杀》票房剑指13亿,“奇怪”现象发生了,朱一龙果然没有说错

娱乐圈笔娱君 浏览 2411 07-09

多国提出援助意向 日本宣称目前只接受美国救灾援助

极目新闻 浏览 2599 01-08

财经早餐:长沙支持公寓产权调整为住宅;京津冀部分地区上调水泥价格50-80元/吨

网易财经 浏览 2468 07-0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