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矛盾激化的背景下,中方已经取消多场涉及中日韩三国之间的重要会议,于此同时李在明在G20峰会期间,答应高市早苗一件事,会帮她“搞定”中国。
![]()
韩国总统李在明
据韩联社11月24日消息,李在明在出席南非G20峰会期间,分别与中方和日方举行了会晤。
韩联社称,李在明高度评价中韩两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庆州峰会期间举行的双边会谈,它成功推动了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系回暖,并为造福两国民众打开合作渠道。
中方赞赏了李在明在G20峰会上发表的讲话,并提议中韩两国以此为基础展开更多合作。李在明对此表示赞同。李在明还向中方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早日赴华访问。
另一边,李在明在会晤高市早苗的时候,他重申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好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以及面向未来推动双边合作的必要性。
![]()
图为中韩国旗
而且李在明还承诺高市早苗,将会继续通过“穿梭外交”在经济、安全等多领域进一步密切沟通。
这段新闻通稿,韩联社写的非常保守。但还是向我们透露出了这次高市早苗会见李在明时,到底与李在明沟通了哪些事情。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穿梭外交”四个字,什么是“穿梭外交”?它是一种外交方式,在1973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为了调解中东冲突的时候创造。
指的就是,第三方在冲突方之间进行斡旋的外交方式。这种外交方式,今年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次了,例如特朗普派出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在俄乌之间开展“穿梭外交”,以调停俄乌冲突。
![]()
李在明和高市早苗
卡塔尔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开展“穿梭外交”,旨在调停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冲突。
但是这里韩联社也提到了“穿梭外交”,很明显就是指李在明将会在中日矛盾之中开展“穿梭外交”,以缓和中日两国之间日益升温的矛盾。
这说明,在这次G20峰会期间,由于中方没有给高市早苗机会接触,所以高市早苗退而求其次,找到李在明并希望他能够成为调和中日关系的有力推手。
如果继续往更深一层次来看的话,这充分说明高市早苗并没有日本媒体和某些右翼网民、政客、评论家说得那般“气定神闲”。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如果高市早苗不害怕中方连续17天的施压和制裁的话,是不可能这么着急的寻求与中方之间开展对话的。
这一点从近日日方的动作中也看得出来,中方取消了原定于11月24日在澳门举行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在得知中方此举后,日方对此还进行了谴责。
而在11月24日当天,多家媒体证实,日本方面分别向中韩两国征求了于明年1月份举行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的意见,结果中方当场直接拒绝。
所以,你从日方的这些行为当中就能够看出,日方现在非常希望能够和中方高层进行接触,不然他们从心理上过不去。
![]()
中国外交部记者会现场
在尝试了很多次之后,高市早苗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韩国。虽然李在明承诺会帮她“搞定”中国,但是李在明真的可以做到吗?
首先不得不说,李在明的确是调和中日矛盾的一个理想人选,但并不是最佳人选。因为不论是李在明还是韩国,都没有能力让高市早苗向中方道歉并撤回错误言论。
所以在高市早苗不道歉、不撤回错误言论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之间基本上就没得谈。
那么谁是最佳人选呢?毫无疑问,特朗普才是那个最佳人选,背后什么原理大家也都懂。不过现在特朗普对于高市早苗这件事闭口不提,好像不知道这件事一般。
![]()
美国总统特朗普
那就说明,特朗普这个时候还不想介入,所以目前这个阶段,只能靠中国自己来对日方层层加码,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能,要么日本自己先绷不住选择向中国道歉,要么美国绷不住施压日本向中国道歉。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最终的结果都是日本政府必须向中方道歉并撤回有关言论。而且中方也会因为这件事,重新向国际社会定义有关台海问题的规则。
近百年来,国际社会这张棋桌上坐着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下棋的人不落子,棋子不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棋子与棋子之间也没有办法改变棋手的下棋风格。
延伸阅读
中国已经向联合国通报,如果日本武力干涉台海,中国将依法行使自卫权,把底线写进国际档案,直接指责日本近期言行以及美国的做法是在助长事态。日本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早在2021年,自卫队就为台海干预制定了预案,在西南诸岛密集修建了130座弹药库,并且开展了代号为“利剑”的台海战争演习。
高市早苗上台之后公开表示要动用自卫队介入台海,并在媒体专访中坚持自己的立场;她乘坐的车牌为“37-77”,这一细节引起了强烈的联想和刺痛。虽然有传言说他私下里有悔意,但是外相茂木敏充也表示这些言论符合一贯的立场。与此同时,日本不断向西南诸岛增派兵力、部署导弹,自民党内部也有人提出要修改无核三原则、参拜靖国神社,步步紧逼,试探中国底线。
![]()
傅聪发言
美方一开始对高市的言论反应不大,后来驻日大使格拉斯表示支持。11月19日美国宣布对日出售价值8200万美元的武器,其中包括远程精确制导炸弹等远程杀伤性武器;同时在台海、南海多点布局,尼米兹号航母与日本、菲律宾举行联合军演,并把重点放在第二岛链上,促使日本、菲律宾走上前线。美国国务院重申钓鱼岛防卫承诺对日本有效,在台湾问题上又批准了两笔军售:3.3亿美元的军机零部件、近7亿美元的地对空导弹系统。对中国来说,这是根根挑衅针。
中国方面回应得比较强硬但又不失分寸。外交部要求高市撤回错误言论,中国驻日本使馆提到“敌国条款”。11月21日中国提前向联合国通报了立场,认为日本武力干涉台海就是对中国发动攻击,中国进行反击是正当的;通告已经发往了190多个国家,目的是把规则摆出来,避免装糊涂和误判。中国也警告日本不要放弃无核三原则,不要搞核共享,并要求就钚储备问题作出解释——日本的钚储量已经大大超出民用用途的需求,引起了各方的不安。
![]()
高市早苗讲话 资料图
日本并没有得到掌声。韩国、朝鲜、缅甸等国公开支持一个中国,俄罗斯正面反对日本的行为。东京爆发了抗议活动,要求高市道歉或者下台,说明了民众对于冒险主义的警觉。
为什么中国现在说话这么强硬?第一就是标明红线、压缩误判的空间。台海属于中国内政,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把立场写进联合国文件,是依照国际规则行事,提醒各国不要轻举妄动。第二是应对美国“火上浇油”的策略,即口头承诺、实际军售、拉盟友冲锋在前,风险向日本、菲律宾家门口转移。中国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压缩对手的想象空间。
![]()
日本军舰 资料图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仍然在推进所谓的“国家正常化”以及军事扩张,试探着架空和平宪法,并且有着谋求常任理事国的野心。但是作为战败国,日本在国际秩序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所要面对的历史账本并没有过期。中国强势反制也给一个信号——把历史分寸放回桌面。有疑问说强硬是不是使情况变得更糟?明确红线可以减少擦枪走火的风险,不确定变确定,计算会更加稳定。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日本本来就有能源、产业、少子化等方面的负担,军事开支不断攀升;如果区域局势失控,供应链和市场都会受到冲击,东京街头的抗议是有现实基础的。
台海局势不是谁的舞台。美国用军售、军演来给日本打气,日本用政治表态、部署来回应;中国用法律、外交把红线画粗。周边国家认同一个中国,实质上是加强区域共识、阻隔风险。对于自卫权问题,中国有底气的是依据联合国宪章: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享有自卫的权利。台海属于中国内政,日本如果使用武力干涉,那就是对中国的攻击。提前写明就是等于请裁判来主持,以免将来突然发生的时候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误判。
关于“37-77”车牌是否有意为之目前没有官方结论,但是高市系列言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觉;如果不给出现明确的更正,信任就会慢慢流失。美方重申了钓鱼岛防卫的承诺,这客观上给日本的冒险行为提供了依据,但是美方也在给地区施加压力,军演和军售就是明证。
中方此次报备:以联合国为平台、走规则路径、有力度又不失分寸、发出了理性而坚定的声音——台海不容外人插手;谁越界,依法反击。局势能不能缓和下来,就看日本能不能收回挑衅的话,停止错误的行为,美国能不能停止纵容。中国方面已经把话说清楚了,准备工作也做好了。和平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各方克制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