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电动知家”关注,记得加☆“星标”!
电动知家消息,11月24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爆料,曾经的中国自动驾驶独角兽毫末智行,公司于11月22日发布通知称,自11月24日(周一)起全体员工无需到岗上班,但赔偿机制及后续安排目前均不明确。一位接近毫末智行的人士表示,“公司运营已基本停滞,公关等职能部门处于空缺状态”。
![]()
![]()
据红星新闻报道,22日下午5时左右,毫末智行公司大群突然发布了一则“停工放假通知”,称基于公司经营现状,决定自11月24日起,公司及分公司全部在职员工停工放假,复工时间另行通知。员工称,公司领导层没有对该通知作出任何解释,随后公司群被禁言。有北京员工称,自今年8月起,毫末智行就不再按时发工资,截至目前,公司已拖欠两个月工资。
![]()
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11月29日,其前身是长城汽车于2015年成立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作为长城汽车内部孵化的自动驾驶子公司,毫末曾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团队融合了长城汽车内部的技术骨干,以及来自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的自动驾驶人才。毫末智行曾有一段高速发展期:2020年11月推出首款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2021年12月发布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雪湖);2023年4月发布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该公司巅峰时期员工规模突破千人,曾获美团、高瓴等知名机构投资,并连续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估值一度高达数十亿元。截至2025年,其HPilot辅助驾驶系统3.0版本已搭载于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坦克、欧拉等品牌近20款车型。
![]()
事实上,毫末智行的下滑并非毫无征兆。从2023年开始,公司就进行了裁员。2024年11月毫末智行再次传出裁员消息,消息称毫末智行启动了裁员计划,职能部门已裁员约30%甚至近半,将按照“N+1”的标准向被裁员工进行补偿。当时,毫末智行方面回应记者称:“公司正进行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今年6月17日,据36氪汽车报道,毫末智行正经历高层人事动荡,董事长张凯已提出离职,此外,已有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离职,包括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智行品牌官王佳等关键人物。
毫末智行的解散案例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敲响了警钟。以毫末智行为代表的整车厂旗下自动驾驶公司陷入困境,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看,其乘用车辅助驾驶与低速无人车两大主营业务商业化进展迟缓,未能形成有效的自我造血能力。在行业竞争加剧、智驾方案加速内卷的背景下,全栈自研已不再是多数车企的首选策略。相反,头部智驾供应商正成为二三线车企实现技术平权的务实选择。据预测,头部供应商未来有望覆盖约50%的新车销量市场。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的当下,一个技术迭代滞后、商业突破有限的项目,难逃被放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