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价格跌破1700了!17日,53度飞天茅台补贴价跌破1700元的消息刷爆网络,引发热议。
2025年秋季糖酒会上,酒企大佬们坐不住了,曾经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的电商平台,如今成了不得不抱的救命稻草。白酒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整体销售额暴跌25%,团购和政务市场更是惨不忍睹。线下渠道哀鸿遍野,线上却热火朝天——美团白酒销量暴增8倍,京东七鲜成交额翻倍,抖音酒水热度上涨41%。
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让酒企不得不重新审视电商这块烫手山芋。电商渠道的崛起并非酒企主动推动,而是大势所趋。
其实,茅台价格跳水已经不是新闻了。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是另一件事。圈子里一堆人手里的十五年陈酿含着泪打折往外扔,结果一个多月连个问价的鬼影子都没有。这行情变得比翻书还快。
三年前飞天茅台还能卖到3000多一瓶。今年6月散瓶批发价直接击穿1800元关口,跌到了1780元。和当年比简直是腰斩。原箱批价也跟着跌到1830元。单月跌幅就超过两成。到了6月底价格还在往下掉,散瓶报价滑到1840元。
市场里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黄牛们都在拼命抛货,回收价甚至出现了1600元的白菜价。
当然,政策的变化也是重要原因。2025年5月,那个史上最严禁酒令实施后,禁酒范围从公务接待扩大到了国企工作餐,还通过智能酒精检测门禁实现24小时监控,彻底堵住了矿泉水瓶装茅台这种灰色操作。
政务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40%猛降到0.8%。700万公务员群体的示范效应消失了。茅台身上那个权力硬通货的标签被硬生生撕了下来。
消费人群也在变。年轻人现在成了消费主力,可白酒消费占比还不到9%。73%的年轻人因为健康考虑在减少饮酒。
茅台被他们贴上了父辈应酬工具的标签,而威士忌和精酿啤酒这些替代品正在加速抢占市场。茅台搞的那些跨界尝试,比如冰淇淋和酱香拿铁,三年投入50个亿才换来不到5亿的营收,效果实在有限。
就连中秋国庆这种传统旺季都救不了市场。茅台价格依然跌跌不休,向1700元靠近。市场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尴尬局面。节前需求时间短,整体需求量低于预期。茅台销售量下降了15%到20%,销售额跌幅更大。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茅台价格有望在下半年企稳。随着居民消费信心的回升,茅台作为具有稀缺性的高档品牌会有较大需求。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是尾部调整期。库存消化和价格调整是关键,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初可能会成为新周期的起点。
理性分析,茅台真正的价值回归已经不可避免。它过去那种金融属性正在向消费属性回归,这是历史性的转折。当一样东西的价格高到脱离了它的实际价值。那么回归本质就是迟早的事。茅台首先是一瓶酒。好酒。但终究是一瓶酒。
如今茅台跌破1700,倒成了好事。“永远涨”的神话破了,它才回到酒的本质。现在大家买酒,不说理财了,只说“开瓶尝尝”——这才是茅台该有的样子,在餐桌,不在账本。
对于市场观察者来说,这更像一个信号。高端消费品的坚冰开始融化,未来的市场走向充满了更多变数。茅台价格的松动,是否会引发其他高端品牌的连锁反应?这次下跌是短期调整,还是一个漫长价值回归周期的开端?答案尚在风中,但市场的天平,确实已经开始倾斜,释放信号明显,懂的都懂。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