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海上分布式风光模型图。 苗诗雨/摄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苗诗雨 李贝贝 北京报道
海风竞配电价自2019年补贴时0.85元/千瓦时,下降至近期的低至0.2元/千瓦时,海风平价时代掀起的风浪,正席卷整个海风产业链。海风平价竞争、“抢装潮”后需求回落,风电设备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的海力风电(301155.SZ)2022年业绩承压。
4月27日海力风电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下降7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8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49亿元,同比下滑95.57%。
记者留意到,2022年以来,海风风机中标价格、项目竞配电价及招标量下滑显著,整体海风整机商到零部件各环节企业业绩压力也日渐显现。
面对海风平价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海力风电如何计划?整体海上风电产业链又将如何应对?为了解未来业务规划及行业发展预期,《华夏时报》记者通过邮件形式将相关采访函发送至了海力风电邮箱,但截至截稿之时,暂未获得企业回应。
营收、净利润同比双降
主要产品为风电塔筒、桩基、导管架及升压站等海上风电设备的海力风电,受到海风平价出现的价格下降及“抢装潮”后需求不足影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根据中电联数据,2022年海上风电的新增装机量为4.07GW,装机下滑显著,2021年该数据则超过10GW。
装机下滑,影响直观反映在产品销售上。作为占海力风电营收超90%的风电塔筒产品,2022年销售量仅104套,对比2021年的613套同比下滑83.03%。桩基产品也同比出现71.32%的销售量下滑,全年销售111套,2021年为387套。
对于销售情况的变动,海力风电在业绩报中表示,由于海上风电平价上网的影响,下游客户风电场项目建设进度明显放缓,同时2021年度因受“抢装潮”的影响,同期比较基数较大。
海力风电销售费用。 截自 海力风电年报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也留意到,尽管全年业绩及销量下滑较大,但全年海力风电的销售费用仅下滑4.34%,其中差旅费、业务招待费、招投标费用均有所增加,职工薪酬和其他费用有所减少。
应收帐款压力增大
需要关注的是,海上风电普遍存在项目周期长、资金结算周期进度缓慢情况,海力风电受此影响应收帐款及合同资产回收压力也增大。
海力风电在年报中披露,基于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的账龄变长,对存在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迹象的相关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合计1.47亿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力风电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5.88亿元,坏账准备1.90亿元;合同资产账面余额6.94亿元,坏账准备1.07亿元。其中,按照欠款方梳理,前五大欠款方的应收帐款占总应收账款比例达到60.82%,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海力风电应收帐款总额对比2021年并未较大增长,但计提坏账准备金比例从2021年6.42%上升至了2022年的11.94%,整体坏账准备金也增长近1亿元,2021年为0.92亿元,同比增超106%。
对此,知名财税审专家、江苏四维咨询集团首席咨询师刘志耕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这一方面说明海力风电应收账款的回收面临很大困难,应收账款的实际收益、周转率都会降低;同时也说明海力风电资金的流动压力增加。”
截至2022年年报显示数据,海力风电的财务流动比率约为3.31,速动比率约2.83,现金流量比率约-0.097。刘志耕向记者表示,上述财务风险数据表示海力风电的2022年末的资金流动压力变大,偿债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过,《华夏时报》记者留意到,海力风电整体的资金流动性尚且良好,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力风电资产负债率20.36%,固定资产8.52亿元,资产合计70.95亿元。
海风平价时代如何稳利润?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风电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海力风电营收及净利润同比有下滑是正常情况,而从年内的净利润情况来看,在受到风电行业需求回落的影响下,实现2.05亿元的净利润市场预期符合预期甚至小幅超预期。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在2019年我国海上风电享受补贴时,海风上网电价大概为0.85元/千瓦时,而近期在3月末某地区一海风项目竞配结果中,折合中标电价最低为0.21元/千瓦时,对比该地区煤电价格还要低近50%。
根据国家发改委2022年6月份发布的相关研究,预计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将大幅下降。中国平准化度电成将降至0.34元,较2021年下降33.7%。
而0.2元/千瓦时的报价并非首次出现,在2022年7月、8月两个月中,海上风电上网招标报价曾不断出现类似报价,甚至曾有企业报出低于0.2元/千瓦时价格。一度引起市场争议。海风价格从0.8元/千瓦时降至0.2元/千瓦时,超75%的价格降幅,很难不扰动整个产业链的业绩。
“在海风平价时代影响下,整体产业链的利润下滑是无法避免的,企业应当思考如何保证利润的整体稳定性,适时也可以思考例如新能源产业链的其他发展机会。”上述业内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未来发展规划,《华夏时报》记者也致电并通过邮箱联系了海力风电方面,其中海力风电证券部相关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媒体邮件一般有专人回复,若未收到回应,可能针对相关事项暂不接受采访。截至截稿,记者也暂未收到回应。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