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了,“古偶剧”的槽点还是那么多。
杨超越主演的《重紫》正在热播,毕竟有原著小说打底,剧情还是不错的,但服化道就显得有点拉胯。
尤其是杨超越饰演角色的“黑化”之路,就是简单粗暴地换身黑衣服,涂个黑眼影,然后原地变成“大恶人”。
这种换身衣服、涂个眼影就变坏的办法,是如今很多古装剧的套路。
简单粗暴直接,不需要导演编剧花心思抓镜头和描写细节,更不需要演员来进行深度的二次创作,只需要画上黑眼圈后“呲牙瞪眼”,就完成了一个角色从“小白兔”变成“大灰狼”的转变。
这对演技不足的流量明星来说,确实是一个简单省事的好办法,站在“上 帝视角”追剧的观众,也看得一目了然。
只是,涂个眼影就原地黑化,用一两次的效果挺不错,如果每部剧都是这个套路,演员得不到演技上的锻炼,导演只顾着拍完这部拍下部,观众也陷在这种套路中慢慢自我陶醉,这就是影视圈的悲哀了。
“角色黑化”一直是抓观众眼球的点。
一个人畜无害的“白莲花”在遭遇变故后,改变了自己的本质,变成了一个“杀伐果断”的利己主义者。
这种“反转”不仅让观众有新鲜感,还有很深的代入感、看到角色“黑化”后,整个人都有一种“爽”的感觉。
所以小说中加入“角色黑化”的元素,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但这种作用,应用到影视剧中,似乎有点变了形。
笔者能想到最早的“黑化妆”,是高圆圆在《倚天屠龙记》中扮演的周芷若。
原本鲜红的嘴唇,在黑化之后变成了黑紫,配合上黑色眼妆,像极了吃了“红伞伞白杆杆”的倒霉蛋。
那时候只有二十出头的高圆圆,演技哪能驾驭得住这种妆容,她饰演的这版周芷若,最大的槽点,便是这个夸张的妆容。
有时候造型师选的不对,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反向”效果。
比如张翰在《山海经》中的“黑化形象”,涂再多的眼影也遮盖不住一脸的油腻。玩世不恭的样子,硬是在如同小蝌蚪般的眼影下,变成了一出喜剧片。
就连大帅哥胡歌,当年也被“黑化造型”坑得不浅。这个样子的妆容,很容易让观众怀疑当年“杀马特”大佬,是不是混进了剧组的化妆团队。
但如果恰巧“黑化造型”遇上“演技派”,效果往往是震撼人心的。
《甄嬛传》中的孙俪,在经受一系列打击后,内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此时的“黑色眼影”配合上孙俪怨毒的眼神,让观众不寒而栗的同时,又带着“大仇得报”的爽快,还夹杂着对她饰演角色的深深同情。
那时候的“黑化造型”,还是比较多变的,没有形成固定风格。
而“角色黑化”变成了“眼圈化黑”的套路,应该是从《花千骨》开始形成固定模式的。
剧中,主角赵丽颖将“黑化妆”用到了极 致。
哪怕我什么都不做,只要我涂着黑眼影,就代表着现在这个样子你惹不起。
实在不行,就开启瞪眼模式,眼睛瞪得越大,就代表我越厉害,实在不行再加点廉价的后期效果,就问你怕吗?
那时候的赵丽颖,演技还是“流量派”的水平,“黑化”前爱“傻笑”、“黑化”后总“瞪眼”,反正是怎么简单就怎么来。
当然,《花千骨》中靠眼妆“黑化”的角色不止赵丽颖一人,还有蒋欣饰演的“紫薰仙子”。
至于那个“粉丝都说帅我却总觉得怪”的杀阡陌,“黑眼圈”就从没擦干净过。
随着《花千骨》的热播,夸张的“黑化妆”便开始在影视剧中大行其道。
但凡能用黑眼圈和黑衣服表现“黑化”的,剧组是不会去另寻他法的,这种流于表面的形式,很快成了没有演技的“流量们”喜欢的套路。
其实“角色黑化”,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少古偶剧没有呈现“量变引起质变”的“黑化”过程,只是简单地用“眼影”在演员脸上画了条分界线,然后大声告诉观众——这人黑化了,大家爽吗?
刚开始确实看着挺爽,看多之后,就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往往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黑化角色”,靠的并不是妆容,而是演员的演技。
比如杨童舒在《至尊红颜》中饰演的反派角色“徐盈盈”。
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少女,转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恶人,在妆容上不但没有“黑化”,反而是“穿得越粉,下手越狠”,让观众看得毛骨悚然,“徐盈盈”成了许多小朋友的童年噩梦。
杨童舒的表演功力,可见一斑。
这样不依靠“黑眼圈”诠释的“黑化”,是可以被称为“教科书式表演”的。直到现在,不少观众提起杨舒童,都对她在《至尊红颜》的精彩表现念念不忘。
还有《小鱼儿与花无缺》中的“江玉燕”。
“江玉燕”自幼身世凄惨,最终变成了“女魔头”,而“黑化”的过程被演员杨雪演绎得淋漓尽致。
只是顶了一个空气刘海,“江玉燕”就快将整个剧“杀”得只剩剧名,要不是还有帅气的谢霆锋撑着,不少观众都快忘了这部剧的主演是两个男人。
还有《延禧攻略》中佘诗曼饰演的“娴妃”,也是比较经典的“黑化角色”。
剧中佘诗曼并没有靠黑色眼影来支撑“人物黑化”,而是靠眼神的转变,动作的变化来丰富角色形象,让观众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这种靠演技诠释“角色黑化”的过程,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
视觉的冲击往往是一时的,内心的震撼才让人难忘。
这也解释了那些靠“眼影”黑化的演员,得到的评价往往是一句“某某某的这个装扮好酷”,而靠演技诠释“黑化”的演员,观众会深入讨论角色“黑化”的心路历程。
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剧《狂飙》,里面的实力派演员们,更是将“角色黑化”拔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张宣传海报,三个不同时期的“高启强”,三种截然不同的眼神,非常微妙且准确地阐释了角色“黑化”的过程。
演员张颂文只靠眼神的变化,就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展现给观众。
开始时,他眼睛睁得很大,眼神带光,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
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逐渐黑化后,眼眉低垂但眼神里透着狠。
最后,人物的眼睛已经完全不再正视镜头,目光涣散,就算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依然掩盖不了他对自己前途的绝望。
这些细节,真是绝了。
简单地涂黑眼圈和瞪眼呲牙表现出来的“黑化”,在这部剧面前,就是幼儿园水平。
“角色黑化”确实是观众的爽点,一些导演和演员很快在其中找到了“空子”。
他们抓住粉丝只看偶像形象、不管剧集质量的软肋,开始无休无止地复 制粘贴“黑眼圈”,形成了“流量明星+古偶剧+黑化”的套路,反复使用不停圈钱,造成了如今古偶剧烂片不断的局面。
再好看的“眼妆”,也提高不了演员的技能。眼影一涂就变坏的场面,让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到尴尬。
导演们别再玩套路了,好好拍点用心的影视作品,喊醒那些“演技被眼妆吃了”的年轻演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