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网易汽车2024-02-02 06:07:362581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月31日报道

1月29日,博世在安徽广德举办第九届智能出行创新体验日。

活动当天,博世秀出系列“黑科技”,狠狠展现了一把“硬”实力。

现场博世多次强调,“这是面向中国市场的本土创新”。

面对激烈竞争,博世正以更“local”的姿态去应对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崛起。

不断加强本土自研,加速“智能化”转型。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汽车进入智能化下半场,在中国市场,传统的汽车供应链受到冲击。

汽车软硬件解耦、主机厂加大软件自研比例、新的软硬件供应商入局,这对博世而言是一个新挑战。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诚如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所言:

“博世,正在经历138年来最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有来自外在的压力,但是更多的是源于博世自身的主动选择。

在统治汽车产业上百年的传统燃油车时代,博世被称为幕后的“无冕之王”,即使在遭遇疫情冲击,原材料上涨,缺芯危机等的过去几年,博世的收益依然高于预期。

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博世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收入占博世集团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20%;

2022年,博世智能出行销售额达526亿欧,约占集团总销售的60%;

即使不改变,博世也还可以“躺赚”很久!但博世这家百年老店并没有故步自封。

早在2012年,博世集团CEO邓纳尔博士上任之初,就提出希望博世变成一家IoT公司,即物联网公司;

2014年,博世汽车技术业务部被命名为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增加了“智能交通”业务。

2018年,博世正式成立全新智能网联事业部,2024年,博世更是有了一个大变化。

徐大全接替陈玉东,博世中国总裁换帅,同时,重组汽车与智能交通业务,成立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体验日当天,也是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领导班子的首秀。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重组后的博世智能出行集团由七大事业部组成,包括: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XC)、电驱动事业部(EM)、易特驰(ETAS)、智能交通售后(MA)、汽车电子(ME)、动力系统PS、车辆运动智控系统(VM)等。

这种结构性体系化的变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提升效率,设中国区董事会,博世总部权力下放,更好的适应博世中国向全面“软硬一体化”转型。

这是100多年来,博世第一次把汽车业务独立了出来,并与智能出行业务全面链接,进一步推进本土化,全面拥抱智能化,可见博世转型的决心。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互联网巨头强势入场,凭借智能座舱,软件生态及智驾系统优势,成为搅局汽车供应链万亿市场的“鲶鱼”,例如:华为。

这些科技巨头,在软件领域,对传统的汽车供应商更像是一种降维打击,他们入局虽晚,但是速度却快,来势汹汹。很多人不禁要问,智能汽车时代,博世,尚能饭否?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对此,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王伟良表示:

“没感觉到某些软件公司特别强大的竞争压力”

他认为与很多初创公司相比,博世更有优势!

一个是在长达百年的发展中,博世技术处于最领先地位,并且对行业的发展和判断更精准;另一个就是博世还具有开发和生产大量高质量的软硬件的能力。

对于很多主机厂宣称要“全栈自研”,王伟良并不担心,他认为这种做法狭义角度来说可以,广义上来说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成本也不允许。

他还表明,博世完全有造车的硬实力,但是博世永远不造车!

不造车,只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王伟良认为这是博世的一大优势。

一旦进入到整车制造行业中,与主机厂成为直接“对手”,则会直接影响相关技术的出售,增加合作难度。王伟良强调:“博世只做整车厂背后的男人”,这也是一百多年以来,博世一以贯之的原则,现在不造车,未来也不会造车,只会用技术去赋能助整车厂造车。“我们不是竞争对手,客户会信任我们”!

“博世不是'冠军',冠军是我们的用户、我们的客户",他希望博世能聚焦终端用户,与客户更加融合,以更快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适应中国汽车产业的变化,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博世,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还需要有一些“硬实力”。

从“躺赚”到“开卷”,面向未来智能电气化出行,博世从多方面努力狂追,补齐短板。体验日现场,博世也带来了一些新消息与科技成果。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首先是智驾转型,高阶智能驾驶加速布局。这次,博世带来了城市NOA落地的相关消息。

城市NOA混战,是2024年开年的第一场智驾厮杀,相比外面的锣鼓喧天,博世虽显低调,但是已经在暗中蓄力。

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系统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会上介绍:

“1月20日,博世已经开通三个省的高速NOA,分别是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并且今年内会在全国落地,下半年,城市NOA也会陆续铺开

之所以时间选在下半年,吴永桥表示,“城市开通NOA需要大量泛化测试、灰度测试,要严格的测试,反复的测试,博世要跑32万公里才能正式发布”。

其次是研发本土化及持续创新能力,之前博世在中国的研发,是将德国的研发成果搬运到中国进行本地化和应用,但现在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上领先全球,研发本土化,才能更好的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

博世:永远不会造车,要做汽车产业的赋能者

在本次体验日上,博世展出了由本土团队打造的车辆运动智控系统、泊车软件解决方案、第三代多功能摄像头evo版以及独立式热管理系统和电驱系统等等。

其中,博世智能转弯辅助系统是首次亮相,最小转弯半径仅3.4米,该项技术已经被运用在了方程豹上面,在现场车辆工程师大秀“豹式掉头”,让人印象深刻;

而对于博世的传统强项技术,则是持续创新,博世这次带来的车辆运动智控系统,在采用博世积累出来的众多不同的车辆以及多年的数据基础上,应用大模型及各种AI算法,从而实现不断迭代,还做了DPB(博世智能解耦制动系统)+ ESP®的各种组合,来给车主提供多重保护;

除此之外,线控转向领域,博世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些都体现了博世全栈式软硬件能力和灵活的产品组合能力。

其实,并不只有智能座舱才叫智能化,博世发挥自身强项技术,通过软件和电子系统,在底盘和车身控制领域发力,提升车辆安全性以及舒适驾乘体验,也是智能化的一个方面。

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提到,“博世持续在华投入智能出行领域,目前共有24个制造基地,超过3.5万员工,超过9000名研发人员。

博世,这艘巨轮,已经开足马力,正全速驶过智能转型的万重山。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当远方第一片叶子开始晃动时,博世或许就敏锐的嗅到了危机。

大象转身,会有一些短暂的困难,但是一旦转身完毕,也必然有更强的抗击打能力。

2023,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开启了中国汽车产业持续的“内卷”时代,主机厂的降价需求,也将这种压力直接传达至博世的神经中枢,2024,向外突围成为很多车企的既定目标。

对此,持续转型,苦练“内功”的博世,已做好准备,将凭借全栈式软硬件能力、创新与制造实力以及全球布局与经验,持续为中国车企赋能,助力中国车企把握本土和海外市场机遇。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魏牌咖啡系列OTA重磅升级 搭载最新语音大模型

网易汽车 浏览 2450 06-03

李书福:马来西亚供应链成本比中国高30%,吉利将建立本土化体系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5865 06-03

重磅文件发布!六大投研人士研判

中国基金报 浏览 2473 07-09

新增120城 蔚来城区NOP+覆盖中国大陆99%城市

网易汽车 浏览 2471 04-25

87岁亿万富豪交往外籍年轻女友,只恋爱不结婚,3个孩子3个妈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2453 07-09

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上汽大众开启“夏日风暴”,优惠幅度创纪录

车矩阵更懂车 浏览 2449 07-09

牛弹琴:莫迪又大获全胜 他的手腕令对手叹为观止

上观新闻 浏览 2509 06-03

表现不俗!小皮蓬14投8中&罚球7中4 贡献21分5助3断

直播吧 浏览 2445 07-09

中国信通院首届多样性算力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5932 06-03

不理13个国家的"最后警告" 胡塞武装再在红海引爆炸弹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2525 01-08

玄彬为孙艺珍和儿子做烤鸡,夫妻互动超甜蜜!

素素娱乐 浏览 2402 06-25

任天堂公布《马力欧 vs. 咚奇刚》游戏试玩版,2月16日正式发售

IT之家 浏览 16133 02-02

太阳双杀篮网:四巨头95分杜兰特33分获致敬 布克制胜三分

醉卧浮生 浏览 2592 02-02

22名将领将退役 阿根廷总统米莱对军方“大换血”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581 01-08

突然爆发!一夜飙涨近5000亿元

中国基金报 浏览 2363 07-03

吉利全球布局再落一子,动力总成新巨头诞生?

盖世汽车 浏览 2420 06-03

竞速IPO的背后:智驾江湖,谁还能留在牌桌上?

汽车公社 浏览 2323 06-25

戴格诺特:这是场勇敢的胜利&让人印象深刻 最近赛程太困难了

直播吧 浏览 2560 02-02

新一代电动汽车,醇氢电动何以塑造新质生产力?

观察者网 浏览 16358 06-03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鲍威尔称三月份不太可能降息

财联社 浏览 2480 02-02

这条裙子又火了!穿得花一点才好看

LinkFashion 浏览 2414 06-0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沪ICP备2023013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