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欧盟禁止燃油车的法案一出台,这事就闹得沸沸扬扬,引发国际热议。法规的制定过程中,欧盟各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起先,一些汽车制造商和国家政府认为,过早地禁止销售燃油车将对汽车行业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可能导致大量的失业和产业衰退。可欧盟众多国家磋商许久,终于还是在2022年确认了法案。
但法案出台没“热乎”多久,就在去年3月欧盟就出尔反尔,撤销禁止燃油车法案,大众嗤笑“朝令夕改”。
那么,时至今日,已经过去9个月了,欧盟和欧洲的汽车大厂,到底发生了什么?欧盟的决议到底是“缓兵之计”,还是真的“彻底反水”?
知法犯法?欧盟为何带头“反水”
首先我们还得从欧盟为什么会提出燃油车禁售的政策说起。
第一点,也是大家最能想明白的,就是欧盟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禁售燃油车最根本的出发点。
其次,欧洲的一些国家具有汽车产业的全球领先优势,传统的燃油车历经多年的发展,在全球的产业链都已经完整和饱和,比较优势在燃油车上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少,如果汽车产业进行新能源的转型,那么欧盟将具有比其他地区更明显的优势。
须知,自2018年联合国提出“碳中和”这一概念后,全球各国纷纷响应,并制定相应碳中和目标。欧盟明明都已经协商好了,可为何还是出尔反尔?这样带头“反水”,将置欧盟已经投入巨资进行转型新能源汽车资方于何地?
德国是反对主力军,新燃料成本增5倍
欧盟出尔反尔最大的原因,是欧盟的一些国家政府和汽车制造商仍然对这项法规表示反对,并对该法案的持续挑战。我们不妨大胆猜测,此次欧盟放弃燃油车禁令,可能是为了接纳德国汽车行业的不少反对意见。毕竟在法案制定最初,以德国和日本为主的国家就曾极力反对这种“一刀切”。
更重要的是,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技术支撑,燃油车销售禁令的取消,既能为传统汽车制造商提供更长的汽车转型过渡期,也能在更长的时间内维持欧盟在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
而改为只允许销售使用零排放合成燃料新车这种政策,更是符合反对者的切实利益。对德国而言是因为自身在内燃机方面的技术底蕴深厚,生产线数量也非常多,想做个能够燃烧合成燃油的发动机简直轻而易举,成本相较其他国家低太多了。日本则是埋头于氢能源的研究,独自开辟赛道。
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欧盟所提到的“碳中和的合成燃油”。提到这个概念,全世界的消费者一下就炸了锅,对此更是闻所未闻。
其实所谓的“碳中和的合成燃油”就是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用其产生的化学反应,合成类似汽油的燃料,并且合成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必须是清洁能源。有欧盟的业内专家表示,这种“碳中和的合成燃油”相比纯汽油给大气带来的污染程度要降低很多。
“碳中和的合成燃油”听起来似乎是新能源外新的解决办法,可是其在实施时也估计会面临着困境。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适用于这种汽车的新型合成燃料,价格将会是汽油的2~5倍,如此大的用车成本真的能够发展起来,甚至越过目前新能源的势头吗?
过去9个月,欧洲大厂都干了些啥
尽管欧盟目前打脸撤回“禁售燃油车”法案,其根本目的还是“司马昭之心”——欧盟国家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面临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挑战、其他能源领域的利益博弈、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飞速进步等等,这也不难看出为何欧盟“自打嘴巴”也要撤回法案了。
在撤回风波过后的九个月里,以德国日本为首的国家相关车企纷纷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他们都在暗自加快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技术转型,“自发”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环保。
据最新消息,德国车企大众首席执行官韩鸿铭称,大众汽车集团将加速纯电动产品入市,进一步开拓中国细分市场。在2026年,将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CMP)。并且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专属中国市场的中型车将于2026年亮相。同时到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此外,戴姆勒集团也计划在未来几年推出更多的电动车车型。
而日本则是另辟蹊径直接在氢能源汽车领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研究,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政府和民间共计在未来15年里投资15万亿日元(约合7762亿人民币)发展清洁能源汽车。根据丰田官方报道,其氢燃料发动机的最新进展,目前它的市销化准备之路已经来到了“7/10的阶段”。
这一连串的动作无不明示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欧盟一方面打脸撤回“禁售燃油车”法案,另一方面正在“按戳戳”地积极进行转型自救。不过大家心中都明了,“船大难调头”,特别是面临着中国目前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也只是他们的“缓刑”罢了。
【免责声明】文中所有图片皆来源于网络综合,本文旨在为广大汽车爱好者和网友提供更多信息参考,并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有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沟通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