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受理公示了《江淮年产20万辆中高端智能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这也意味着江淮与华为在智选车层面合作的项目即将落地。
据了解,江淮汽车目前有DE和X6两个纯电平台,前者是江淮重点打造新能源专属平台,产品覆盖轿车、SUV及MPV车型,后者是全新豪华新能源平台,主要是加强战略合作,通过华为的智能技术赋能,抢占高端市场。
公告书显示,X6平台为中大型MPV车型,而此前有消息传出,江淮和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是一款定位百万级的轿车。
无独有偶,蔚来汽车阿尔卑斯品牌的首款车型谍照也在近日流出。据了解,该车定位为纯电轿跑SUV,支持换电,售价为20万-30万元,预计年内上市,对标特斯拉ModelY。
根据谍照显示,该车配有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车尾带有“小鸭尾”设计,最有意思的是,车辆尾窗上贴了“比毛豆Y更棒”的标语。由此推测该车或在尺寸上比ModelY更大。另外,蔚来CEO李斌此前也表示,该车相比ModelY价格更低,并且还支持800伏平台以及换电。
眼看,车市又要有更多的车型进场了,这和比亚迪掀起的“电比油低”的价格风暴一起,使得中国车市在2024年变得更加“精彩”。
新车接踵而至
时间来到2024年,中国车市显然已经入一个全新的竞争阶段。
此前,王传福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
比亚迪已经开始了加速快跑的节奏,一个荣耀版彻底搅动了本已浑浊的车市。
头部品牌如此,非头部品牌更是如此。我们看比亚迪在2024年春节后降价狂潮的表现,就是快的一种表现。从实际效果来看,整个车市都感受到了比亚迪带来的窒息压力。原因就在于比亚迪的产品线实在是太丰富了。从10万元以内的
继秦PLUS荣耀版、
其中,
虽然方程豹、
而其他的新能源品牌因为起步晚或者销量规模太小,则是产品储备没有那么丰富,只在一两个细分市场进行了产品布局,以至于说它们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太弱,一个细分市场出现问题,就让自己手忙脚乱,全力以赴。
因此,对于一些品牌来说,它们势必要补上自己产品阵容不足的一环。当然,有些品牌的产品规划是很早之前就已经做好的,比如李斌早在2022年初的时候就透露出要推出阿尔卑斯品牌的销量,而华为和江淮到2023年初才有实质性的合作,2月21日,余承东表示,华为不是亲自造车,与江淮的合作还是通过智选模式合作。
此外,其他一些品牌,比如奇瑞的星瑶计划,广汽埃安推出昊铂系列,吉利的银河系列,也差不多都是2022和2023年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产品阵容也将越来越完善,面试的车型也在增多,可以说,未来几年内,参与新能源竞争的车型越来越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尔卑斯和江淮X6平台的MPV只是一个开始。
破釜沉舟一拼
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一方面是全新车型在加入,一方面则是价格战在全面升级,这明显加剧了中国车市的竞争程度。
前有比亚迪开大招,推出7.98万的秦PLUS和巡洋舰05的荣耀版,又一次降低了紧凑级轿车的门槛,后有3月1日,一天之内9家车企官宣降价,降价的幅度从5%至15%不等,价格下降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甚至连一向特立独行的特斯拉都忍不住跟了一波,在中国销售的Model3/Y最多可享3.46万元的限时购车优惠。
降价已经成了所有在中国市场拼杀的品牌的基本共识。2023年,正是在比亚迪“油电同价”的口号和由湖北开始后蔓延至全国的价格战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车市才实现了产销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
从具体车型的降价幅度来看,秦PLUSDM-i冠军版之前的车型起售价为11.18万,到2023年底,其售价为8.98万,降幅达到19%;问界新款M7售价区间为24.98万-32.98万元。比老款车型28.98万的起售价,便宜了4万块,加上3万元的购车权益,优惠力度更是达到了7万元;合资车型的担当
根据thinkercar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下旬,整体行业折扣率是12.62%,燃油车折扣率为14%,新能源车为9.3%。到了2024年,以目前趋势,中国车市还看不到价格回升的迹象。
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车市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有望增加5-10个百分点,达到36%-41%。2024年要想达成目标,只能拿出比去年力度更大的降价政策。原因无它,只是因为消费者经过去年一整年的洗礼,胃口早已经被吊起来了,降价优惠只有更低没有更低。
这无疑会加重非头部品牌的竞争压力,而非头部品牌又在不断加码,推出新车型加大竞争力度,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不竞争肯定不行,竞争势必又陷入亏损困局,离盈利又远了一步。
有句流行语说得好,拼一拼单车变摩托,冲一冲,摩托换大奔。这就是非头部品牌的悲哀,它们只能破釜沉舟硬拼一把,万一成了呢?
百姓评车
虽说非头部品牌在竞争过程中很被动,说它们破釜沉舟甚至还有些悲壮。但这并不是说非头部品牌就应该失败,头部品牌就一定会跑赢低手,这其中是有不可控因素存在的。
降价只是过程,绝非结果,未来只会加剧。所有人都在面临着挑战,谁生谁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