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极速涡牛
问界M7的走红,华为ADS2.0无疑是最大的助推器,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刚开始交付的
有问界打样,华为的“朋友圈”急速膨胀,传统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吉利、上汽不愿交出“灵魂”,其它几大集团车企全上了华为这艘大船,每一家都想抢占智能电车这条赛道。
“下半场竞争智能”的预言,似乎正在变为现实。
国内智能电车急速升温,西半球的苹果却宣布停止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造车计划,为L4投入的数十亿美金直接打了水漂。强如苹果这样的巨无霸选择退出AI电车赛道,或许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过热”的智能汽车
苹果之所以停止造车,对外宣称“聚焦AI赛道”,内在主因其实是自动驾驶研发迟迟不能取得突破,迫使整车发布节点不得不从原计划的2026年延迟到2028年,且同时将自动驾驶技术从L4级降到L2+级。
苹果之劫,奥迪也经历过,早在2017年,奥迪第四代A8L推出的时候,就支持L3级自动驾驶,但该功能直到2020年都没能开放,因为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市场对L3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在法律层面予以确认,奥迪不得已放弃这一技术,转向更现实的L2+和遥遥无期的L4的研发。
L2+是智能汽车拿到的最佳入场券,不只因为L2+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最重要的是,L2+的责任主体是驾驶员,成功规避了车企的法律风险。这方面,特斯拉最有发言权,因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在美国本土面临多部门调查,到现在都没有结束,而在国内,特斯拉也经常因自动驾驶事故与用户撕逼。
从外围看,L3是今年的大热门,奔驰、宝马、比亚迪、智己以及华为系等都拿到了L3测试牌照,开放自动驾驶的城市也在不断新增,但测试与产业化之间还隔着技术、基建、法律三重障碍,L3普及属于社会工程,值得期待但过程稍显漫长。再则,L3也只是过渡产物,自动驾驶的尽头是L4及以上级别的全自动驾驶,且不说技术能否实现,至少可以确定实现L4是一个更烧钱且更漫长的周期。最敏感的资本市场已有反应,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自动驾驶项目融资总额为68亿元,2021年这个数字为575 亿元。热钱都流向了哪里呢?就是苹果所说的AI赛道,OpenAI“吸金兽”Sora宣布计划融资7万亿美元,震惊全球。
自动驾驶在资本市场急速降温,但国内车企追逐智能汽车的狂热却与日俱增。究其原因很简单,在新势力1.0版和华为2.0版的培训下,智能尤其是高阶智驾已成为电动车的“点金石”,问界便是最成功的样本。而比亚迪王传福就贡献了一个名场面,一年前,他炮轰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是皇帝的新衣”,一年后,他“叛变”了,宣布投入1000亿砸在以智能驾驶为重的智能研发上。智能汽车如今卷到什么程度?城市领航还在公测,还有半年、一年才能落地,或者仅落地几个城市,车企都会迫不及待地提前抢流量。像余承东这种引流高手,操作更离谱,宁愿“被罚”禁用也要替华为智驾刷一波流量。
“早产”的智能汽车
“过热”也带来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智能汽车的迭代速度如今堪比手机。
过去,传统燃油车基本都是3年中期改款,5-7年换代,这一代产品上市之后,才启动下一代车型的研发,整个新车开发周期大多在48-60个月。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渗透,整个汽车行业的节奏都开始加快。去年,大众决定将原有的54个月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到36个月,以跟上中国竞争对手的步伐。以此为标准,大众2022年12月完成第一张草图的ID.2,就是计划在2025年上市,周期恰好36个月。只是,大众没想到,有中国对手已经再次提速了。
“很多车型从立项到上市只有18个月,甚至非常激进的厂商14个月、12个月就完成了新车的上市,这是现在行业里确定发生的事。”百度智能驾驶总经理苏坦对车圈的严重内卷深感意外。
12个月,就是一款手机的上新节奏。但手机跟车比起来,无论零部件数量还是复杂程度,显然都不在一个层级,何况汽车事关生命安全。
一辆车的完整开发周期,包含架构阶段、战略开发、概念开发、设计开发、生产导入到上市准备等多个环节。其中,设计开发阶段无疑是核心环节,从产品图纸的设计到产品制造的实现,耗时一般在18个月到22个月。在此阶段,样车试制、室内试验和路试等环节又是重中之重,不是想省就能省的,比如三高(高温高湿高寒)耐久、24向耐久、恶劣路段综合耐久、碰撞试验等等。
电动车即便没有了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传统核心部件,但要想把一辆新车的开发周期压缩到十几个月,跟变魔术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至于车企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强行压缩各个阶段的固有周期,用电脑仿真试验替代部分真车实测、在生产导入还没开始就提前开始预售等,都不算啥秘密。速度是快了,只是隔一段时间就会上热搜头条。类似某“500万以内最好的SUV”试驾时空气悬架断裂、某高端电动车测试自动泊车时坠楼之类的新闻,在以前是不大可能出现的。
最后说说
自动驾驶步子迈的过大,加上越来越“早产”,智能汽车在狂欢之前,要解决的问题其实还不少。比如,智能汽车的OTA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类似于Windows系统打补丁的做法,有时也让人不那么踏实——谁知道这些补丁是不是都那么友好,此前小鹏、埃安等借OTA锁电造成续航缩水,推及驾驶安全层面,谁又知道厂家事先有没有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来完成验证。
君不见,不少智能汽车连AEB这样的出厂基础功能都被曝出时灵时不灵,何况后期OTA推送的新功能呢?
如今,有的新车在一年时间里,给用户推送的OTA升级次数,多达两位数。这的确体现了智能汽车迭代快捷的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在替厂家完成某些新功能的广泛路试和数据收集。
版权声明:图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