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丘2》中,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对原著的最大改动在两名女性角色身上——保罗的母亲杰西卡和恋人契妮。
她们在《沙丘》小说的后半段彻底沦为配角,但在电影里却从始至终是承载主题表达的重要人物。
杰西卡怂恿保罗拥抱权力,成为救世主,并为此在背后采取强迫手段。契妮则对救世主传说抱持怀疑,鼓励保罗坚守良知,抵抗权力,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
她们象征着保罗内心斗争的两极:家族责任、权力诱惑 vs 秉持个性、寻找自我。
在维伦纽瓦看来,他做出的改动更贴近《沙丘》作者弗兰克·赫伯特的初心。在《沙丘》小说造成轰动后,赫伯特对不少人将保罗当成英雄感到失望。
他真正想塑造的是一个反英雄,通过刻画保罗在权力影响下的腐化,表达宗教、强权政治、魅力领袖三者结合的危险性。
他想写的是一则警世寓言。
维伦纽瓦的改动正是要突出保罗性情异变的过程和《沙丘》的警世意义。如果说电影《沙丘1》讲的是一个青春成长故事,《沙丘2》就是一个制造神话领袖、洗脑众生、夺取权力的政治人性寓言。
赫伯特构建的警世寓言包含两个主题层面。
第一层是人性和命运,呈现于保罗的身份寻找历程中。他是父亲厄崔迪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又是母亲着力培养的姐妹会天选领袖。从出生开始,父母已经为他划定了身份,决定了前路。
然而,随着保罗个性的觉醒,他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身份。
从《沙丘1》到《沙丘2》,保罗在家族、宗教和自我三种身份间不断挣扎,在家族仇恨的重负下,在母亲的影响和强迫下,保罗注定无法摆脱王权继承者和宗教救世主的身份枷锁,也就注定难逃背离良知、拥抱权力、人性腐化的命运。
《沙丘2》中,维伦纽瓦经常从保罗的视角切换到契妮,引领观众用她的眼睛洞察保罗的内心挣扎和性情变异。契妮是保罗的爱人,坚信他不该成为救世主,想要帮他冲破命运的牢笼,建立自我身份。
她同时也是唯一保持理性的弗雷曼人,看透救世主传说的本质只是强权控制弗雷曼民族的手段。
通过刻画契妮对理智和善良的坚守,以及她与保罗之间的深爱,维伦纽瓦映射出保罗在三重身份角斗中的灵魂搏杀。保罗最终选择权力,背弃契妮,也爆发出冲击灵魂、引人深思的力量。
原著中,契妮只是忠诚追随着保罗的意志,支持他的所有决定,包括登上皇位。相比之下,维伦纽瓦创造的契妮明显更有血有肉,富有深意。
在人性和命运之外,赫伯特的警世寓言还包含第二个层面——政治反思。这层主题在《沙丘1》中只见轮廓,在《沙丘2》中才全面展开。杰西卡成为政治反思的核心载体。
她致力将保罗培养成宗教救世主,以此夺取最高政治权力。在《沙丘2》中,杰西卡尽显野心。她凭借姐妹会的超能力和影响力,一步步诱导保罗兑现天赋,成为至高无上、洗脑大众的精神领袖。
维伦纽瓦着力刻画杰西卡跟保罗角力、对保罗实施精神改造、推动保罗夺权的过程,凸显出宗教、魅力领袖和政治强权相结合所造成的可怕后果,而这正是赫伯特在《沙丘》中政治反思的核心。
除了对杰西卡的刻画,政治反思主题也体现在故事设定中。《沙丘》的核心戏剧冲突围绕皇帝和不同家族的权力斗争建构,而对香料的控制权又是矛盾的源头和焦点。故事中的政治体系看似近似中世纪帝制,实际也是对近现代国际政治的隐喻。
《沙丘》小说出版于1965年,正值美苏冷战高峰。赫伯特将故事重点放在几个强大势力争夺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原本生活在自然资源土地上的民族遭牺牲迫害,明显是在影射冷战时的国际关系。
宗教和强权政治结合创造出极权领袖,洗脑民众,也映射出冷战中盛行的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控制。
此外,香料这一物质本身也透出政治讽刺意味。赫伯特对它的定义是一种能刺激精神、激发幻觉的物质。1960年代的欧美致幻剂盛行,赫伯特自己就热衷吸食迷幻蘑菇。香料的致幻特质明显与此关联。
故事里引发宇宙血雨腥风、决定人物生死命运的自然资源竟然是一种强力致幻剂,尽显国际政治斗争的荒谬性。
总结来说,沙丘主题中的人物和命运层面承袭自哈姆雷特式的古典悲剧,政治反思层面展现出赫伯特对1960年代国际政治局势的思考和忧虑。《沙丘》的政治反思也展现出总结历史、预见未来的洞察力。
自然资源引发的政治势力纷争、强大国家对弱小民族的控制、强权政治对大众的洗脑、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这难道不是贯穿古今、到现在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吗?
这也是为什么《沙丘》能成为跨时代的流行文化经典。它不只构建了一个想象力超凡的科幻宇宙,更将经典文学的人性命运母题和富有普世洞见的政治寓言融为一体。
由此也可看出,维伦纽瓦对两名女性角色的改动扩充,虽然偏离了原著情节,却更强化了沙丘的两层警世母题。
他抓准了《沙丘》的核心,在精神上做到了对赫伯特原意的忠实。
然而,《沙丘2》的剧作还是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漏洞——没有充分展现出保罗的内心转变过程。无论保罗转变前对成为救世主的疑虑,亦或转变后的性情变异,电影都刻画得浓墨重彩。
推动保罗内心转变的外因——母亲的影响力和家族复仇的重任——也都有效铺垫。为什么偏偏对保罗的转变过程仓促带过?这一问题虽然对保罗的人物完整性并未造成质的伤害,却仍难以忽视。
如果说《沙丘2》在故事和人物方面是瑕不掩瑜,视觉创造方面就是叹为观止。
这不只是因为相较前一部有了更多宏大动作场面,更因为维伦纽瓦对《沙丘》原著的视觉呈现在第二部中更完善,也更触及到人物和设定的深层。
视觉创造力首先体现于色系的变化。开头沙漠的残阳如血,保罗和契妮互诉衷肠时的金色柔光,保罗驾驭沙虫的黄沙漫天,哈克南家族领地的黑白色阳光,后半段色彩浓度的逐渐消褪淡化,这些大写意、强对比的色块呈现出的不只是视觉美感,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特质。
辽阔、壮美、粗砺的黄沙外化出弗雷曼人的坚韧质朴,也是弗雷曼民族与沙漠血脉相连、生死共存的印证。
哈克南族生长在黑白冰冷的阳光下,光照和温度的天然缺失造成资源的匮乏,令哈克南人与自然完全割裂。这也是他们丛林法则式残暴民族性的来源。
同时,随着影片进行,整体光影色彩由明转暗、由浓褪淡,这也暗合保罗在家族命运和政治权力影响下,从单纯善良的少年走向冷酷霸道掌权者的异化过程。
视觉创造力还体现于宏大动作场面的设计。最富代表性的当属对驾驭沙虫的展现。
这是原著中的重点设定,但赫伯特没给出任何原理解释。维伦纽瓦不但将驾驭沙虫的过程视觉化,还通过展现保罗学习驾驭沙虫的过程,为沙虫驾驭建立起视觉上的科学合理性。
这也让沙丘的动作场面在感官刺激之上更富科幻想象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维伦纽瓦将《沙丘》的“中世纪未来感”成功还原于银幕之上。
赫伯特将古典史诗、神话传说和科幻融为一体。此种融合风格用文字表达能激发想象,但移植到更具象的影响却容易造成违和感。
维伦纽瓦却做到了浑然一体,不显跳脱。其中的关键在于他对电影整体调性的把控。
维伦纽瓦以古典神话史诗为核心来建构《沙丘》的世界。故事、人物、设定的表现风格都散发出浓郁的古典神秘色彩。
在古典调性贯穿统一的基础上,维伦纽瓦再用美术设计将未来感纳入古典审美体系。飞船、基地、堡垒、斗兽场、宫殿、房间、武器、服装等大都有着古典风格的外观,细节中却也夹带些许简约抽象的未来特质。
以古典为核心,未来为点缀,任何未来感科幻元素的呈现都力求与古典神话风格融为一体,是维伦纽瓦打造《沙丘》“中世纪未来感”视觉美学体系的宗旨。
资料来源:
Director Denis Villeneuve Talks 'Dune: Part Two' Casting and Production(Moviefone)
Denis Villeneuve and Timothée Chalamet: ‘Dune’ Dynasty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