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的讲话是《芒格之道》的最后一篇,芒格谈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央行的印钞票政策,管理中的官僚病等等。这里摘出几条,并谈谈一些心得。
一、股市不能既是资本配置的市场,又是赌场
如果我说了算,我会征收高昂的短期利得税,压缩股市的交易量,让赌徒没有容身之地。只有这样,才能还股市一个清净,让股市不再是赌场,而是一个进行合法资本配置的市场。股市不能既是资本配置的市场,又是赌场。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如果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那么就是当公司真正需求钱,才发行股票;当股东真需要钱,才卖出股票;并且股票的价格能够跟公司的内在价值保持接近,卖家不觉得卖低了,买方不觉得买高了。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市场中大部分交易其实没有什么意义,让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也不像智囊团说的需要刻意活跃市场。
频繁的买卖行为,其实对于整体的意义不是很大,只是进行着财富在群体中的相互转移,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并且还养活了一大批券商,以及其利益相关方。
其实频繁的交易、价格的迅速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人们的赌性,毕竟思维是需要时间,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人们就更容易跟随本能做出反应(那些传销也是利用了这样的一个效应)。身处赌场,大部分人可能都无法控制自己,会想要去赌一把。
二、每次走极端,往往会导致物极必反
从过去的情况来看,每次走极端,往往都会导致物极必反。至于后果何时发生,有多严重,我不知道。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物极必反”这条规律是基于历史经验所总结的,有点像物理学中的弹性形变以及弹性限度的概念,但是世界总体上现在还没有突破“弹性限度”的程度。当然,对于某个特定的物种而言,还是有突破极限的可能的,比如我们所学过的恐龙灭绝,以及实际上存在过的其他的物种。
不过,对于现有世界,以及我们能够看到的未来而言,物极必反这个规律还是能够继续生效。未生效的场景,现在的人类估计几乎是看不到了(但是现在有核武器,毁灭地球分分钟的事情,所以还是有那么些概率)。
虽然说“物极必反”,但是什么时候反,影响程度多大,是我们所无法预先知道的,因此,试图去判断时点和程度等等,基本都是无用之功,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没有其他的好处了。
三、绝大多数人没那个脑力,找不到20个好机会
追求高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找到四个绝佳的机会,就足够了。四个好机会已经足够了,非要找到20个,那是痴心妄想。大多数人的能力有限,没那个脑子,找不到20个好机会。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学到三点。
一是要获得高出平均的收益水平,不需要太多的机会,只要少数几个(比如四个)机会就足够了,而不是像金融学课程中所学到的一定要分散投资。
二是找到机会是需要花费脑力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到的,找越多的机会,对于脑力的考验就越大,绝大多数人只能跟踪少数机会。那些机构之所以能够买这个多股票,主要是他们会通过招人完成这项任务。
三是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承认自己脑力不足,所以人们往往觉得自己能够抓住更多机会。频繁出手、频繁更换股票,往往有这类心理的驱动。
四、担心和疑虑,证明人们在思考
你们有担心、有疑虑是对的,这证明你们在思考。你们在思考,这是对的。你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对的,例如,通货膨胀问题、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担心和疑虑,常常被当作是不好的事情,并且担心和疑虑会带来一些消极情绪,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但是这不意味着担心、疑虑就是毫无可取之处。从来不进行思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是不会担心和疑虑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典礼中有一句名言:“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们必须恐惧的唯一事情就是恐惧本身)”。这句话在各类活动中都能够适用,而且“对恐惧本身的恐惧”是必须的。恐惧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预先警告,促使我们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
所以当我们出现担心、疑虑的时候,不需要刻意回避,这些都是思考带来的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更应该关注问题的应对。
五、投资风格因人而异,没有一种风格适合所有人
投资风格因人而异,没有一种投资风格是适合所有人的。有的人就是有那个天赋,他们能看懂难以估值的东西,他们有能力做高难度的投资。有的人,没那么大的本事,那就不要逞能,还是选择自己能看懂的比较好。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把钱交给别人管理的话,要清楚你的基金经理能力有多大。你怎么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能力大小。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喜欢抄知名大V的作业,或者是拿着知名投资大家的理念生搬硬套,希望达到他们所取得的投资业绩。最后的结果往往与期望的不相同,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力圈的差异,另外也体现在信息方面(从某种层面上,信息圈也是能力圈的一部分)。
还有一种隐藏的生搬硬套,是不考虑当下的投资环境,而是照搬过去的似乎比较成功的“投资经验”,最后也容易栽跟头,环境变了,原有的策略可能就失效了;况且,原有的“成功”可能来自某种运气的驱使。投资风格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环境而异。
六、不要妄图预测潮水的涨跌
预测在短期之内,罗素2000指数和标普指数哪个表现更好,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做的。我根本不知道哪个指数能有更好的表现。其实,这样的问题,我连想都不会想。我只考虑哪里有好的投资机会,适合芒格家族、伯克希尔或每日期刊公司买入。潮水有起有落,我不妄想预测潮水的起落,我只想着自己怎么能游得好一些。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面对预测未来市场涨跌的问题,芒格一直是否定的。但是这个问题常常很容易吸引外行人的注意力。如果真想要自己游泳游得更好,就不要妄图预测潮水的起落,试想下,在游泳的时候,还整天想着潮水是起还是落,只会耗费体力,错过机会,让自己感到完全没有意义的焦虑、恐惧,说不定就游不到岸上来了。
预测股市涨跌,即便是预测成功了,如果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且不说市场变量如此之多,导致预测的难度极大,即便是预测对了,这种预测很快就会体现在市场上,从而导致原有的预测失效。
很多时候,人们热衷于预测市场,只是为了求得某种心理安慰,比如因为内心有担心和疑虑,就像早期人类碰到事情喜欢算卦一样,算卦不会影响结果,但是会影响心态,影响军心民心。
但有时候获得心理安慰之后,可能就不会再关注造成担心和疑虑的事情本身了,不会再去想怎么应对问题。
七、驱动世界发展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更自由了,人与人之间更平等了,人们能享受到现代文明的种种便利,但是与过去生活很苦的时候相比,人们反而更不幸福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驱动世界发展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查理·芒格,《2022年每日期刊股东会讲话》
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是跟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成正比的,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芒格这里可以说揭示了该问题的本质。
“驱动世界发展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意味着人们并非仅仅追求获得比以前更多,而是更希望比周围人更多。在任何时代都有阶层,总有些人收入偏低,也有一些人收入极高。
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往往不会看绝对的数值,而是会考虑当前总体的“平均收入”。平均这东西是可以操纵的,嫉妒意味着跟收入更高的人比较,如果自己的收入水平达不到这个平均线,无论绝对值多么高,都会觉得不满足。
有时候我们“嫉妒心”也并非自己本来就有的,还会受到身边人和环境的影响。
“嫉妒”对于社会发展确实有益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不嫉妒,也就都生活得很佛系,不愿意去争功夺利,虽然总体幸福感提升了,但是社会进步可能就会放缓。( 作者: 逸柳的知行之路 逸柳投研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