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9月,国内车市共有70余款新车亮相。其中9月22日至28日一周内,就有30款开启预售、亮相或上市。为了能够抢占新能源汽车全额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最后一个“金九银十”,各家车企使出浑身解数。其中,作为传统豪华品牌中的首款长纯电续航插混车型,沃尔沃XC70的上市备受关注。】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金九银十,新车涌现,其中就包括沃尔沃全新 XC70。
9月26日,沃尔沃全新XC70于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上市,26.99万元起的价格看上去诚意满满。这款基于SMA超混架构打造的混动车型,CLTC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综合续航突破1200km的成绩,是沃尔沃历史上首款长续航插混车型,也是开启了沃尔沃在向全面纯电动战略迈进的一款重要的桥梁车型。
XC70带给沃尔沃的新难题
众所周知,沃尔沃在国内市场和BBA一样,遭受到了诸如问界、理想、蔚来等车企不小的挑战。但有了XC70这款长续航插混SUV就真的可以带领沃尔沃中国迅速走出谷底吗?答案恐怕没有那么乐观。
有数据显示,目前(丨)在经销商处的报价是24.70-32.49万元,而XC70的价格在26.99-34.99万元。XC60是沃尔沃在中国销售的定海神针,每个月贡献一半的销量。除了销量之外,XC60更是沃尔沃的利润来源。由于上市时间已接近10年,其开发成本已最大程度被摊薄,沃尔沃等于是卖一辆赚一辆。从两款车型的定价来看,XC70无疑会分流一部分XC60的目标客户。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从收益两个维度来看,XC70是会和XC60形成内耗,还是达成1+1>2的效应,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如果XC70不幸彻底把XC60打趴下了,那么对于沃尔沃中国来说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还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就是XC70的“同胞兄弟”—— 全新领克08 EM-P。这款在9月24日上市的车型,官方限时售价为15.98万-21.28万元,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愿意多花10万元来购买沃尔沃的商标,依然会是一个灵魂拷问。毕竟领克08的销售顾问大概率免不了会宣传自己和沃尔沃XC70的技术同源。
在2025年9月8日,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Hakan Samuelsson)宣布了沃尔沃XC70将从中国市场进入欧洲市场。今年下半年,在沃尔沃比利时根特工厂生产的EX30将开始交付。如果这款为了绕开欧盟电动车进口关税而在本地生产的入门级电动车无法取得可观的销量,那么XC70接下来在欧洲市场的前景大概率也会蒙上不小的阴影。毕竟在度过了初期的蜜月期后,今年EX30在欧洲市场的表现逊色了不少。欧洲消费者对于操控品质的要求,对于中国车企的底盘设计和调校的基本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沃尔沃中国要更加沃尔沃还是更加吉利?
当前的沃尔沃处在十字路口。
撇开中国市场不看,目前沃尔沃全球都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即将问世的全新纯电动车型EX60上,但是这款车型在国内市场立足并不容易。特别是23.98万元的理想i8和29.88万元的基本把未来一两年国内此价格区间的电动车的市场价格锁死,而且沃尔沃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并没有展现出高过国内车企一筹的产品力。以目前在售的EX90为例,其在海外市场都未能部署城市道路领航功能。除非沃尔沃中国可以和Momenta、华为这些头部智驾公司合作,否则EX60在国内纯电市场将面临还未上市就已经落后的窘境。
更为尴尬的是,如果EX60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那么沃尔沃为开发这个车型以及相关平台的成本没有办法被最大程度来摊薄,这反过来会影响沃尔沃后期可持续投入的能力。毕竟放眼全球,沃尔沃始终未能迈过80万年销量的门槛。如果以后把中国和全球市场割裂开来,或许奔驰宝马还能存活,沃尔沃、捷豹路虎这样单列的二线豪华品牌存活下去的难度则非常大。怎样把中国和全球市场有机统一起来,高效地打造符合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可能远比打造一个新平台和新车型来得更重要,将关系到沃尔沃以及其他体量不大的车企的生死存亡。
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摆在沃尔沃中国眼前的只有全面倒向吉利一条路?这尚未有答案。吉利要想成为沃尔沃中国的救世主,至少之前的几次尝试都不怎么成功。在沃尔沃的体系内,之前已经出现过EX30 Vs ,EM90 Vs极氪009之间的冲突。尤其是EM90,今年截至8月的销量只有383辆,实在难言及格。
即便是在燃油车时代,和领克共用CMA平台的XC40,在国内的销量也一直处在低位徘徊。按照常理来说,定位比XC60低一个档次的XC40,在销量上应该更大。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大众素来有神车的名号,而吉利这两年哪怕发展再迅猛,和大众品牌的号召力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奥迪在使用大众平台后依然可以获得不菲的销量,但沃尔沃借力吉利不容乐观。如果届时出现了XC70卖不过领克08,而XC60销量又受到了影响,那么沃尔沃中国的局面就更尴尬了。
沃尔沃中国应该选择谁?
沃尔沃中国现在处在比较“拧巴”的状态。在吉利和沃尔沃总部之间,正在去求取一个平衡。
从吉利角度来说,肯定希望沃尔沃中国能够引入更多的吉利系车型,扩大吉利的规模效应。尤其随着朱凌的加入,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吉利系的车型,尤其是极氪平台的车型进入到沃尔沃中国的体系中来。这其中,不仅会带来更多全新的整车平台,也会有像亿咖通和魅族这些不同的车机系统以及吉利体系不同的智驾技术路线进入到沃尔沃中国的体系来。而与此同时,沃尔沃中国还需要维护自己的SPA1/CMA,SPA2(EX90和ES90)以及SPA3(明年将上市的EX60)三个平台,相应地,沃尔沃也有自己的车机系统和智驾系统。对于一个目前每年只销售15万的品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未来的沃尔沃中国,到底是以沃尔沃全球为主,还是以吉利为主,并不是一道容易的选择题。其实,沃尔沃中国要选的不是吉利和沃尔沃总部,它要选的其实是它自己。无论是引入吉利还是欧洲开发的车型,除了需要有销量来支持短期的销售外,沃尔沃中国更是要借着这些车型的引入来逐步完善自己的研发能力,锻炼自己的队伍,并不断来完善自己的体系能力。哪款车型能够给沃尔沃中国带来更大的利益,那么沃尔沃中国就应该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款车型上。如果病急乱投医,或者搞平衡式地引入股东双方的车型,就会把沃尔沃中国过去十多年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资源付诸东流。
点评
对于沃尔沃中国来说,无论是更加吉利化,还是更加沃尔沃化,可能都不是一条容易走得通的道路。要想解决沃尔沃中国遇到的困境,肯定还是要靠沃尔沃自己。否则即便XC70或者其他什么车型凑巧可以卖得好,沃尔沃中国依然还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持续打造爆款车型的模式和方法。除了做好自己的市场外,身处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沃尔沃中国更应该发挥起桥头堡的作用,用中国的前瞻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来反哺沃尔沃全球市场。只有这样,沃尔沃中国才能真正找到自己在沃尔沃汽车集团乃至吉利集团内的位置。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